张岩冰

作品数:11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女权主义批评女性写作《花木兰》《木兰辞》性别认同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学习与探索》《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钛》:《赛博格宣言》的别样书写与新世界的谎言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3年第4期70-75,共6页张岩冰 史乐琰 
上海市社科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9BWY026)的阶段性成果。
法国导演朱莉娅·迪库诺的影片《钛》,讲述了一位身体内植入钛板,迷恋金属、憎恶人类的赛博格艾莉克西亚(Alexia),由于杀人和怀孕,不得不假扮人子以寻求庇护,最终在生育出天然的赛博格婴儿后死亡的故事。该片似乎大胆地取消了两性、有...
关键词:赛博格 后人类 女性主义 法国电影 
“身份”的意义——从身份角度看克莉斯蒂娃的理论研究
《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12期132-137,共6页张岩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方当代前沿文论专题研究"(14AZD099)
身份是克莉斯蒂娃的研究对象,也是推动她研究的主要动力。克莉斯蒂娃在对陌异恐惧、互文本性、符号态、卑贱及中国妇女的研究中,既有对异质性的追求,也有对本源的探究。她的研究是社会问题的文本化,又是以改造主体的方式改造社会的一种...
关键词:朱丽亚·克莉斯蒂娃 身份 异质性 
福尔摩斯在纽约——对《基本演绎法》的空间化解读
《文化研究》2013年第3期135-146,共12页张岩冰 
本文运用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从城市关系、人物关系、性别与种族四个角度描绘了《基本演绎法》开放而丰富的文本空间,并希求以解读文本的方式解读生活空间,形成对世界完整的认识。
关键词:基本演绎法 福尔摩斯 华生 
谁的妇女节?——性别理论之于文化研究
《文艺争鸣》2011年第5期138-140,共3页张岩冰 
"三八"节那天收到一封大一女生的电子邮件称:今天是您的节日,祝您节日快乐。从措辞来看,这位女生并不认为"妇女节"与自己有多大关系。国内较早从事女性学研究的学者李小江也曾提及女大学生与女性学学者对"妇女"一词的抗拒。
关键词:妇女节 文化研究 性别理论 女性学研究 电子邮件 女大学生 节日 女生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科学与技术——格雷厄姆·默多克给我们的启示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16-19,共4页张岩冰 
默多克对科学的追问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技术理性的反思,不仅涉及科学的实施和运作方式等社会公众领域,更涉及广阔的文化领域。他认为应把科学以及所有影响我们社会的其他议题一起带入公众领域,要让公众了解科学可能带来的影响和...
关键词:格雷厄姆·默多克 西方马克思主义 欧美新左派 科学 技术理性 文化批判理论 
市场经济下的文学嬗变被引量:8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64-67,共4页张岩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学也受到极大影响。市场经济下的文学嬗变主要表现在:(一)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二)文学与非文学的边界正逐渐打破;(三)社会...
关键词:市场经济 文学嬗变 产业化 
论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3年第1期245-251,共7页张岩冰 
一20世纪后半叶,随着信息技术和跨国资本的发展,资本主义进入了被西方学者称之为"跨国资本"的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征越来越明显。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对文化领域产生巨大的冲击,其中一个重要表征就是各国各民族文化通过世界性的交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 后现代主义文化 经济全球化 詹姆逊 文化工业 跨国资本 重要表征 卢卡奇 信息技术 深度模式 
两种视角看《花木兰》被引量:15
《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75-78,共4页张岩冰 
美国迪斯尼公司拍摄的动画片《花木兰》自1998年6月19日在美国首映以后,取得了不菲的票房成绩,首映的周末三天票房达2300万美元,在当时,仅次于早已蜚声影坛的科幻片《X档案》。这部取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民歌《木兰辞》的动画片自放映以...
关键词:花木兰 中国文化 两种视角 《木兰辞》 性别差异 祖先崇拜 男性与女性 动画片 中国人性格 性别认同 
有关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社会科学》1998年第10期62-65,70,共5页张岩冰 
关键词:女权主义者 文学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文学理论 女权主义理论 反本质主义 女性传统 父权制文化 解构主义 女性形象 
法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语言理论被引量:13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104-110,共7页张岩冰 
法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主要以语言为研究对象,并且受德里达和拉康的影响很大。无论是西苏的女性写作、依端格瑞的女人腔还是克莉丝蒂娃的符号学,都试图以语言为颠覆父权制文化的切入口和工具。尽管她们的理论形态是激进的,但在政...
关键词:女权主义批评 文学批评 女性写作 二元对立 语言学 父权制 符号学 象征秩序 双性同体 女权主义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