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松

作品数:14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连民族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底层文学大学生现实主义精神二元对立社会转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电影评介》《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能指的狂欢与解构的现实——论《兄弟》的批评及伪民间性被引量:1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36-40,共5页王莉 张延松 
文章对《兄弟》的三种批评模式进行了归纳,传统现实主义美学框架内的批评明显不适于评价已经超越现实主义边界的《兄弟》,"不真实"、语言粗俗等结论就是用这种方法得出的。通过深入的文本分析,论文认为《兄弟》运用超现实的手法,借鉴拉...
关键词:《兄弟》 怪诞现实主义 民间诙谐 伪民间性 能指的狂欢 
20世纪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发展轨迹——兼谈底层文学对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536-539,共4页王莉 张延松 
大连民族学院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08A409)
现实主义精神贯穿中国文学创作始终。分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发展轨迹,概括了从五四时期到新时期各个阶段的特点,探讨了底层文学如何继承并发扬了现实主义精神,从而获得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 现实主义精神 底层文学 
大连民族学院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184-186,共3页赵铸 刘锐 张延松 
依据问卷调查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各民族学生全面发展进行了若干思考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特征 对策 
新世纪文学之网络文学研究述评被引量:2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95-97,共3页王莉 张延松 
2005年以来,"新世纪文学"研究成为文学批评的关键词。新世纪文学的构成中,网络文学的自由书写和网络传播最能表征新世纪文学不同于新时期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观念与规则的新质。新世纪文学研究对这新的文学形态做了重点讨论,其批评特...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研究 网络文学 亚流派研究 批评话语建构 
资本逻辑之下的消费文学与底层文学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109-111,共3页王莉 张延松 
1990年代以来,在对现代性的诉求中,中国社会进入消费文化时代,资本逻辑成为社会发展的支配性力量。1990年代以来的消费文学——中产文学、市民文学、小资情调、青春文学顺应资本和市场的逻辑,把文学作为消费品;底层文学对资本逻辑表现...
关键词:1990年代 文学审美 资本逻辑 消费文学 底层文学 
时代的智者——鲁迅与王小波的比较
《沧桑》2007年第5期231-232,共2页王莉 张延松 
鲁迅和王小波都是文学史上的思想者,他们以文学的形式表达了对时代、人生诸问题的批判性思考,王小波在精神上与鲁迅有继承关系。
关键词:鲁迅 王小波 比较 批判 
底层文学的美学特征——现实美学分析被引量:1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106-108,共3页王莉 张延松 
底层文学继承并发扬了现实主义精神,形成了底层文学特有的现实美学。这里概括并分析了现实美学的特征:真实性、人民性、批判性、启蒙性。
关键词:底层文学 现实主义精神 现实美学 
简论底层文学的人物形象被引量:2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31-34,77,共5页王莉 张延松 
底层文学关注社会转型时期底层人的命运转折,塑造了农民、工人、外地人等底层人物形象。表现了底层人遭遇社会转型时的命运沉浮,以及与命运抗争的顽强与欢笑,也反映了人性的升华和扭曲,表达了对时代的体认与对人类的悲悯情怀,具有一定...
关键词:社会转型 底层文学 现实精神 底层人物形象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分析——以大连民族学院为例被引量:3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155-157,共3页刘锐 赵铸 张延松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表明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状况 调查分析 对策研究 
当前底层文学的现代性反思被引量:6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57-59,63,共4页王莉 张延松 
“反思”和“断裂”是现代性的应有之义。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进程始终在追求现代性的“断裂”中展开。20世纪的中国文学也一直追逐现代性,强化这种历史断裂。现代性的“反思”被“断裂”淹没了。底层文学的出现,表达了现代性的一些反思...
关键词:现代性 反思 断裂 底层文学 二元对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