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

作品数:40被引量:5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红楼梦》红楼梦诗稿画册乾隆朝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府新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解“难解之疑”——《〈春柳堂诗稿〉的难解之疑》读后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84-90,共7页张志 
张宜泉的《春柳堂诗稿》是研究《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平经历的重要资料,故其相关研究应心无成见、实事求是。然《〈春柳堂诗稿〉的难解之疑》一文以《春柳堂诗稿》未被《熙朝雅颂集》等诗文集收录、写作年代不明、祖孙年龄差距、诗歌...
关键词:《春柳堂诗稿》 张宜泉 曹雪芹 写作年代 
号“宜泉”的昆明人王运昌不是《春柳堂诗稿》的作者
《红楼梦学刊》2024年第5期126-143,共18页张志 
张宜泉的《春柳堂诗稿》是研究《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平经历的重要资料,如将“号‘宜泉’的昆明人王运昌”视为张宜泉,并将其“代入”到《春柳堂诗稿》中,则要么是出于引文先天不足的语境错误,要么是所谓的人际圈缺乏实证,要么是为官...
关键词:张宜泉 春柳堂诗稿 王运昌 代入 文本语境 生平经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的关合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9期8-12,共5页张志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名与字是关合的,符合古人“名字相协”的取名规则。这关合、相协处似来自较为生僻的“沾藉”一词,出自汤显祖的《牡丹亭》和陈维崧的《贺新郎》等典籍。因“沾”同“霑”,“藉”通“籍”;而且在古籍中,阮籍又被写...
关键词:《春柳堂诗稿》  梦阮 关合 
论张宜泉试帖诗的思想内容兼及写作时代被引量:2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8,共8页张志 
张宜泉《春柳堂诗稿》中的“五言排律”试帖诗是他“点缀升平、鼓吹休明”之作,不仅诗题的选用(出处)体现了鲜明的乾隆朝时代特征,而且内容(主题)类型也以“颂圣”“求仕”为主,完全符合试帖诗的写作要求,也与其自序中提到的“鼓吹休明...
关键词:张宜泉 《春柳堂诗稿》 试帖诗 颂圣 求仕 乾隆朝 
再谈“我皇上”可称谓前朝皇帝相关例证的考证讹误——敬复胡铁岩先生被引量:3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11-121,共11页张志 
“我皇上”可用于称谓前朝皇帝的相关例证,皆有各种不足,要么是错用误用之例,要么是乾嘉交替时期的特例,要么出自“固定语句”,确实存在着考证讹误,不能成立。“我皇上”称谓当朝皇帝的“时间坐标”意义能够将张宜泉的《春柳堂诗稿》限...
关键词:《春柳堂诗稿》 我皇上 当朝皇帝 前朝皇帝 考证讹误 曹雪芹 
张宜泉试帖诗《景星舒光》写作时间考辨被引量:1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7期31-34,共4页张志 
张宜泉《春柳堂诗稿》中的“五言排律”试帖诗《景星舒光》是他“点缀升平、鼓吹休明”之习作,不仅内容完全符合“颂圣”“求仕”的写作要求,而且与姚元之记载的嘉庆十六年所见彗星的方位、运行轨迹等都不相同,故实难认定《景星舒光》...
关键词:《春柳堂诗稿》 《景星舒光》 试帖诗 颂圣 求仕 乾隆朝 
“曹雪芹书箱”上“续”字、“兰”字及摹本“腊”字的草书写法
《曹雪芹研究》2019年第4期15-22,共8页张志 
“曹雪芹书箱”上的“续”字和“兰”字的草书写法似不是“古今写法的混合物”,繁写体“续”字右边偏旁“賣”的草书在解放后的汉字简化前就存在着“卖”形的写法;同样,“兰”字的繁写体“蘭”中“柬”字的草书在解放后的汉字简化前也...
关键词:曹雪芹书箱   草书 摹本  
《种芹人曹霑画册》三疑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5-9,共5页张志 
《种芹人曹霑画册》的来源递藏可疑,“忘忧山人”是陶廷杰后人的身份可疑,“种芹人曹霑画册”的题签可疑。在这些疑点没有得到合理的解读之前,视《种芹人曹霑画册》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留存的字画,难以让人信服。
关键词:《种芹人曹霑画册》 陶廷杰 收藏 忘忧山人 题签 光绪壬辰年 
“我皇上”称谓前朝皇帝八个例证的考证讹误被引量:4
《曹雪芹研究》2019年第1期51-65,共15页张志 
胡铁岩先生在《“我皇上”一词用于称谓前朝皇帝事例举隅》一文中所举出的八个例子,似都值得商榷。其“我皇上”一词,或因胡先生文中弃用原本正确的“我皇考”而误用不符合官方规定的“我皇上”致例证本身出现缺陷,毫无证据意义,如“例...
关键词:春柳堂诗稿 我皇上 当朝皇帝 前朝皇帝 铁证 
也谈《春柳堂诗稿》的写作年代——以《孟冬廿五日恭纪驾幸瀛台北海阐福寺道场》为中心被引量:5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7期10-15,共6页张志 
"孟冬廿五日"是指十月二十五日,非指"立冬日后的第二十四日",张宜泉诗"恭纪"的也是皇帝到阐福寺拈香之事,而非"上幸瀛台"事,故该诗作于"咸丰二年"说不能成立。诗中"梵筵同"之"同"也不是"同时去"义,而是"相同""一样"等义,故,认为该诗恭...
关键词:《春柳堂诗稿》 咸丰二年 嘉庆二年 乾隆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