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话剧表演教学演员话剧表演肢体语言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大众文艺(学术版)》《中国戏剧》《青年文学家》《戏剧之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演员创作中的情感体验——以话剧《国之儿女》为例被引量:1
《戏剧之家》2024年第10期21-23,共3页李奇 
《国之儿女》是一部表现抗日战争时期田汉与聂耳通过歌词与音乐唤醒国人奋勇抵抗而最终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爱国主义话剧,它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表达了人们对祖国命运的真切关注和对美好未来的强烈期盼。在这部作品中,...
关键词:情感体验 情感表达 创作能力 
“表演生命学”核心理念探索以话剧《悲悼》三部曲的教学创作为例
《中国戏剧》2023年第2期50-52,共3页李奇 
天津音乐学院戏剧影视系此次特邀林洪桐教授,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表演生命学”的实验教学,并排演了尤金·奥尼尔的经典名著《悲悼》三部曲,同时对林洪桐教授所提出的“表演生命学”核心理念进行了深度探讨。表演生命学更加强调“活”...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 林洪桐 天津音乐学院 生命学 经典名著 生命个体 三部曲 人物形象塑造 
浅析形体行动分析法与小品训练的关系
《戏剧之家》2022年第3期17-18,共2页李奇 
戏剧艺术是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结合。戏剧表演不是简单地做某些习以为常的动作,而是要赋予这些动作以一定的积极"目的",从而形成一个为了完成该"目的"的行为过程。当表演者当众在一个有目的的行为过程中,建立起一个角色,戏剧表演就由...
关键词:形体行动分析法 小品训练 表演教学 
现代派戏剧在表演教学中的重要性
《戏剧之家》2019年第16期155-156,共2页李奇 
天津音乐学院校级教改课题:现代派代表性戏剧表演教学模式改革
现代派戏剧在三年级这个教学阶段是具有实际教学意义的。现代派戏剧对于当下的学生来说,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需要将风格交织在表演中,风格与形式绝不能限制演员表演,相反还应该为表演提供更高的想象平台。
关键词:现代派戏剧 表演教学 风格 形式 演员基本功 
人物下意识动作创作方法研究
《戏剧之家》2017年第4期15-16,共2页李奇 
人物下意识动作是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将心理活动外化的一种表现。本文借鉴了行为心理学的理论成果,结合表演创作规律,对人物下意识动作的创作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自我训练和人物塑造都给予了方法并提出了要求,这是对演员外部动作...
关键词:下意识动作 再体现 肢体语言 人物塑造 
音乐性特征为何会在话剧表演中存在
《戏剧之家》2014年第8期76-77,共2页李奇 
音乐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音乐的世界中。就算我们在睡梦中,还是会为外界的一些有节奏的声音所影响。话剧来源于生活,话剧的背景音乐、演员的语言动作都无时无刻不在表达话剧中的"音乐美"。而这些"音乐的美感"也是把...
关键词:音乐性 话剧 旋律 节奏 
对演员在舞台上如何保持新鲜感的一点思考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年第19期46-47,共2页李奇 
演员在演出的数量增多时,如果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失去了兴趣,那么一场演出一定会索然无味,丧失了应有的光彩.怎样才能找回这种新鲜的元素呢?那就要保持新鲜感.但是,新鲜感是一种感觉,是一闪而过的东西,不是一找就有的.所以,我们就来寻...
关键词:紧张程度 兴奋 注意力集中 积累 原欲 
建立角色行动逻辑的重要性
《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6期121-121,123,共2页李奇 
建立角色的行动逻辑是演员在舞台上创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的重要环节。它决定演员在舞台上如何行动。我试图通过我在剧本分析的时候掌握的一些方法和积累的少许经验,在对规定情境、事实、事件、矛盾冲突、贯串动作、最高任务的分析中...
关键词:剧本分析 角色 动作线 最高任务 行动逻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