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喜

作品数:10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共产党邓小平毛泽东国联九一八事变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军事更多>>
发文期刊:《中共党史研究》《中国纪检监察》《武汉文史资料》《北京支部生活》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红船精神的由来和表现
《北京支部生活》2018年第2期62-64,共3页李红喜 
1921年夏,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到法租界巡捕袭扰,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在这里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条小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
关键词:革命精神 红船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 1921年 中国革命史 大会议程 法租界 
苏区精神的内涵和表现
《新华月报》2017年第23期102-105,共4页李红喜 
苏区精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艰辛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2011年11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
关键词:苏区精神 内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毛泽东同志 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人 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演变的几个细节被引量:2
《武汉文史资料》2017年第10期11-16,共6页李红喜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自红军时期以来,随着党的任务的不同和党的建设的需要,经历了数次变化,它走过了土地革命的峥嵘岁月,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苦探索.直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入党誓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新中国建立初期 演变 解放战争 红军时期 
劝阻奔袭打鼓新场,毛泽东不计个人得失
《中国纪检监察》2016年第19期63-64,共2页李红喜 
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除毛泽东外,与会同志一致赞同进攻打鼓新场,毛泽东提出的反对意见遭否决,他担任的前敌司令部政委职务也被免去。但他并未因此计较个人得失,而是以党和红军的安危为重,半夜提马灯找到周恩来、朱德做说服工作。
关键词:毛泽东 得失 个人 中央政治局 说服工作 司令部 周恩来 
十年来国内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被引量:1
《党的文献》2014年第S1期149-161,共13页李红喜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十年来,理论界、学术界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邓小平关于改革和发展、小康社会、共同富裕、对外开放、国际战略、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思想以及邓小...
关键词:十年来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研究述评 
长征初期红二、六军团抵制“左”倾军事指挥错误的论争被引量:2
《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6期26-31,共6页宋毅军 李红喜 刘杰 
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时,先遣探路的红6军团和红2军团会师后,在两军战略行动方向和统一行动方面,与博古、李德控制的中革军委发生了一场争论。争论焦点在于:两军团是集中行动、统一指挥,还是分开行动、各自直受军委指挥?是集中兵力挺进...
关键词:长征 红2、6军团 军事方针 论争 
中共领导人与抗日战争时期的在华日人反战斗争
《党的文献》2005年第5期53-58,共6页李红喜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及时提出了关于在华日本人反对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的重要思想,积极支持其开展形式多样的反战斗争,并高度评价其反战成就。中共领导人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使在华日本人的反战斗争从无到有、从小到...
关键词:中共领导人 抗日战争 在华日本人 反战斗争 
邓小平关于反对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6期50-56,共7页李红喜 
邓小平非常重视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但与此同时,他对于日本极少数人复活军国主义的倾向,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多次强调要警惕和批判日本复活军国主义。邓小平坚持把反对霸权条款写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制约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指导并亲自参...
关键词:邓小平 日本 军国主义 教科书 光华寮问题 霸权条款 
一九二三年前后中共中央迁址时间考被引量:1
《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3期91-92,共2页李红喜 
大革命时期,迫于环境的恶化或者因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共中央驻地曾多次迁移,先后往返于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大城市之间。其中最频繁的是1922年至1923年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中共中央驻地先后四次迁移。对如此频繁迁移的原因,有...
关键词:1923年 中国共产党 党中央 迁址时间 考证 党史 
论锦州中立区计划被引量:3
《史学集刊》2003年第2期46-50,共5页李红喜 
锦州中立区计划是南京国民政府在日军进攻锦州时向国联提出的应急措施,其目的不仅是希望通过这个计划保全锦州,以争取和平解决九一八事变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诱使英、法、美等列强直接介入,以得到国联和美国行动上的支持。在国联讨论这个...
关键词:锦州中立区计划 九一八事变 国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