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营歌

作品数:18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贺州市委更多>>
发文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新农村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理论研究》《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经济与社会发展》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发挥民主监督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要作用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8-12,共5页李营歌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主义学院系统招标课题"民主监督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的作用研究"(zbz201514)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的实现,需要发挥多方面的力量,而民主监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实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民主监督的效果欠佳。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以增强政党意识为核心,以加强民主监督主体自身建设为基础,以提高民...
关键词:党内监督 党外监督 民主监督 全面从严治党 
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成长规律和培养路径问题探析被引量:4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33-40,共8页李营歌 
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是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研究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成长规律,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培养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凝聚力量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成长由内外因素决定,内在因素是个...
关键词: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 成长规律 培养路径 
治理理念对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启示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74-77,共4页李营歌 
"治理"作为新时期的一种执政理念,具有多元性、协调性、平等性、系统性等特征,治理理念为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开启了新思维。它要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致力于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方式上注重综合运...
关键词:治理理念 党群关系 启示 
当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思考被引量:5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20-23,共4页李营歌 
随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数量增多和自主意识、政治诉求增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日益成为新时期统战工作必须重视的对象。然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的复杂性、行为的趋利性、结构的不稳定性以及组织的薄弱性为统战工作带来一定挑战。开展新...
关键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统战工作 研究建议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背景下的党校教学改革与创新被引量:1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122-125,共4页李营歌 
党校作为党的重要工作部门,干部成长的摇篮和培训、轮训党员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助推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党校教学积极进行改革与创新。一是坚持党性原则不放松,突出办学方向性,注重学员党性...
关键词:党的建设 科学化 党校教学 改革 创新 
“同心”思想与阶层关系和谐的内在契合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49-52,共4页李营歌 梁惟 
"同心"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理论的重大发展,它与阶层关系的和谐具有较多的内在契合性,践行"同心"思想对于促进我国阶层关系和谐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社会各阶层在思想上、行动上以及目标上努力践行"同心...
关键词:“同心”思想 阶层关系 和谐 契合 
公务员应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8期60-63,共4页李营歌 
我国历来重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然而当前一些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状况不能令人满意。面对"十二五"新形势,公务员必须以《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为指导,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公务员 职业道德 建设 
把握社会群体心态 助推社会管理创新被引量:2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5期92-94,共3页李营歌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进而也造成人们社会心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社会管理不仅是对公共秩序、基础设施的管理,更是对整个社会群体心态的疏导和培育。为此,正确把握社会心态,有利于节约社会管理的成...
关键词:社会心态 创新社会管理 有效途径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新趋向及其理性反思——以乌坎事件为例被引量:3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71-74,共4页梁惟 李营歌 
乌坎事件体现出我国群体性事件由自发松散型趋向于组织严密型、由一地的矛盾冲突趋向于多地的串联与互动、由单纯泄愤型或经济诉求型趋向于经济政治复合诉求型等新趋向。我们要理性看待和正确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这些新趋向。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乌坎 新趋向 
论底线伦理在社会管理中的功能被引量:1
《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39-41,共3页李营歌 
底线伦理作为一种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在社会管理中具有引导人们遵纪守法、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功能。只有人人遵循底线伦理,才能减少市场经济带来的失范现象,保证社会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底线伦理 和谐社会 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