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民

作品数:13被引量:17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刑法司法适用不法侵害刑事责任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法学研究》《中外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修正后的盗窃罪司法适用问题探讨被引量:14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13-118,共6页杨忠民 王凯 
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对1997年刑法典规定的盗窃罪作了重要的修正。大幅增加了入罪情形,五种不同入罪情形的界定。表现了刑事法对于盗窃犯罪所持有的严厉惩治态度。而从司法适用的角度看,如何界定这些不同的盗窃情形,把握相关的定...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八) 盗窃罪 司法适用 
醉驾肇事犯罪案件的定性与原因自由行为被引量: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6-21,共6页杨忠民 王凯 
将醉驾肇事犯罪案件一律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不妥当的。原因自由行为固然是有责的,但其罪过包括了故意和过失。作为意思不连续类型的原因自由行为,醉驾肇事行为在通常情形下,其罪过只能是过失。无论是从刑法理论出发,还是...
关键词:醉驾肇事 原因自由行为 罪过 
缩小解释与限制死刑适用被引量: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120-126,共7页杨忠民 王凯 
在刑事司法的层面上,缩小解释是限制死刑适用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对相关犯罪的客观行为、犯罪对象以及加重情节的缩小解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缩死刑适用的空间。但是,为限制死刑适用而进行的缩小解释,必须遵从一定的原则,以保证缩小...
关键词:缩小解释 限制死刑 立法原意 合理性 
刑法第13条“但书”的出罪功能及司法适用研究被引量:2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70-80,共11页杨忠民 陈志军 
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规定"但书"是立法定量模式的需要;离开"但书",无论在立法上或是在司法上都将无法完成罪与非罪界限的区分;适用"但书"对于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减少短期自由刑的弊端等...
关键词:刑法 但书 出罪功能 罪与非罪 司法适用 
论袭警行为的刑法规制被引量:3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104-109,共6页杨忠民 张志国 
面对暴力袭警频发,警察权威受到严重挑战的形势,一个重要的对策就是在刑法中增设袭警罪,将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规定为独立的犯罪,予以严厉惩治,以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有效保障警察依法执行职务。但是,法律...
关键词:袭警行为 袭警罪 警察权威 刑法规制 
死刑制度改革的一条可行路径被引量: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1-5,共5页杨忠民 
在保留死刑的前提下,为了渐进而稳妥地迈向彻底废除死刑这一目标,以死缓全面替代死刑立即执行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
关键词:刑法 死刑制度 死缓 立即执行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的适用问题探讨被引量:4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58-64,共7页杨忠民 
在刑法中设置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的立法意图,是以堵截构成要件对涉及枪支、弹药案件的犯罪人逃漏法网的可能进行堵塞拦截,因而在司法适用中应当着力体现这一意图。
关键词:非法持有枪支弹药 弹药罪 立法意图 司法适用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之主观特征辨析被引量: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16-20,共5页杨忠民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之包庇行为只能是出自故意 ,而纵容行为则可出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本罪并不以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明确认识到对象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为不可缺少的条件。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
关键词: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明知 主观特征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不可转换——对一项司法解释的质疑被引量:60
《法学研究》2002年第4期131-137,共7页杨忠民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2条的规定以行为人有无赔偿能力作为定罪的标准之一 ,混淆了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缺乏法理上和立法上的支持 ,且有可能造成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
关键词: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司法解释 交通肇事刑事案件 定罪标准 中国 
怎样打造我们的人权大宪章被引量:1
《中外法学》2002年第3期344-367,共24页杨忠民 
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刑事司法制度打造成为人权大宪章?最直接和最简单的回答是:“一个保护人权的制度就是好制度。一个侵犯人权甚至根本不承认人权的制度就是坏制度。”自1979年起,中国的刑事司法制度在摆脱了往昔的阴影后,日渐步人现...
关键词:人权 刑事司法制度 现代法治 承认 侵犯 根本 直接 保护 阴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