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洪

作品数:10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认股权证证券市场国内证券市场财务报告表决制度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证券市场导报》《金融法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分类表决制度被引量:11
《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第2期17-22,共6页杨正洪 李飞 
本文结合有关各国(地区)公司立法例关于类别股东表决制度的有关规定,分析了类别股份的区分标准和建立类别股东表决制度的合理性,从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的流通股份和非流通股份是否构成类别股份、流通股股东单独表决是否构成对《公司法》...
关键词:非流通股 股份 流通股股东 证券市场 违背 类别 中国 表决制度 《公司法》 公司立法 
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分类表决制度的建立被引量:1
《金融法苑》2004年第1期48-58,共11页杨正洪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股权分置现象,即股票市场约占总股本三分之二左右的国有股、法人股等股份不能在股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给证券市场的平稳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①。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在呼吁监管当局尽快建立类别股东...
关键词:表决制度 中小股东权益 股票二级市场 股票市场 日本商法典 证券市场 剩余财产 资本多数决 小股东利益 监管当局 
保险公司国内上市有关问题研究
《金融法苑》2003年第6期137-152,共16页杨正洪 
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随着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以及人世后保险业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就我国保险业的现状而言,让那些治理结构较规范、内控制度较好、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上市,可成为保险企业提高资本...
关键词:保险市场主体 利差损 责任准备金 市盈率 企业财产保险 预定利率 保险法规 证券市场 保险集团公司 整体上市 
金融管制、金融创新与金融管制模式
《金融法苑》2003年第3期52-56,共5页杨正洪 
金融管制属于政府行为的范畴,体现着政府对安全的偏爱;金融创新则属于市场活动的范畴,反映了市场对效率的追求;而金融管制模式则是政府金融管制和市场金融创新相互作用的结果。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问题始终是金融管制、金融创新之间相互...
关键词:金融管制 管制模式 金融效率 金融机构 银行业务 货币市场存款 全能银行 市场金融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监管当局 
财务报告的纠错机制——美国公司财务重述简介被引量:1
《金融法苑》2003年第2期96-100,共5页杨正洪 
2001年11月8日,安然公司(Enron)发布临时公告,宣布由于隐藏债务和虚增利润等问题,准备重新编报1997至2000年度的财务报告。时隔半年,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发布临时公告宣布:公司拟对其2001年度财务报告和2002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重新表...
关键词:财务重述 财务报告 虚增利润 会计差错 ENRON 信息披露 会计政策变更 索克斯法案 纠错机制 财务官 
认股权证及其在国内证券市场的应用(下)被引量:1
《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第4期37-42,共6页杨正洪 
权证产品的发展遵循着从看涨权证到看跌权证,从短期权证到长期权证,从实券交割权证到现金交割权证,从个股权证到一篮子股票权证和指数权证的顺序,逐步实现权证产品的多样化和市场的规模化。
关键词:认股权证 证券市场 中国 权证产品 金融衍生品 配股权证 价格操纵 备兑权证 流通市值 
认股权证及其在国内证券市场的应用被引量:15
《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第3期19-26,共8页杨正洪 
相对于股本证券,认股权证具有流动性高、杠杆效应显著、便于锁定风险且交易成本低等主要优点;相对于选择权交易等期权交易品种,认股权证具有结构简单、风险较低、便于操作且能有效连接一、二级市场的优点。
关键词:认股权证 证券市场 中国 运作机制 可行性 
论财务报告的重新表述被引量:16
《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第2期4-9,共6页王啸 杨正洪 
我国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事项屡见于企业财务报告,但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保障会计差错更正准则得以有效遵循的支撑系统,与美国公司由于会计差错更正引起的财务重述相比,有着更多问题值得探讨。
关键词:财务报告 重新表述 证券市场 中国 美国 
我国发展认股权证的设想与法律思考(下)
《金融法苑》2001年第11期71-76,共6页杨正洪 郭雳 
如前所述,认股权证能够为各方提供一个"多赢"的框架。对发行人而言,认股权证的发行可为其带来大量资金,获得可观利润;同时,发行人还可利用认股权证的期权性质为手中持有的证券或资产进行套期保值。
关键词:认股权证 法律思考 国有股减持 上市公司 期货交易 证券法 证券交易 发行人 资本确定原则 证券市场 
我国发展认股权证的设想与法律思考(上)
《金融法苑》2001年第10期64-69,共6页杨正洪 郭雳 
自1911年为美国电灯和能源公司(American Light &Power)所首次发行使用,认股权证(Warrants)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但其因融资便利、对冲风险、高杠杆性等优点开始获得市场的广泛接受并取得长足发展,则是最近30年的事。
关键词:认股权证 法律思考 担保法律关系 发行人 备兑权证 投资者 国有股减持 发行主体 融资便利 认购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