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宁

作品数:24被引量:17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青少年大学生媒介暴力自媒体实证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中州学刊》《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交媒体使用对阿拉伯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影响被引量:6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138-144,共7页王玲宁 陈倚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舆论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研修人员的意见领袖功能研究”(项目编号:20BXW077)的研究成果。
阿拉伯国家的大学生是社交媒体使用的主要人群与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坚力量。从理论视角思考新媒介与文化认同机制形成的互动关系,并对社交媒体与阿拉伯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成为阿拉伯...
关键词:社交媒体 阿拉伯 大学生 文化认同 国际传播 
“云南大象迁徙”事件对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启示被引量:14
《传媒》2021年第22期32-34,共3页王玲宁 李靓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舆论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研修人员的意见领袖功能研究”(项目编号:20BXW0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云南一群亚洲象走出云南省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一路北上,引发全球媒体和网友关注,圈粉无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象群的保护、爱护所呈现出的中国善待野生动物的举措受到全球瞩目,一个资源丰富、科技先进、高效专业、文明友善的,...
关键词:国际传播能力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全球媒体 亚洲象 野生动物 善待 
新闻驯化视角下国际媒体对中国雾霾的报道策略研究被引量:4
《对外传播》2019年第3期50-52,共3页田甜 王玲宁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导师引领计划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41000761
世界格局的多级化趋势、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及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冲击和改变着西方媒体垄断国际信息流的格局。同时,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并参与到全球治理体系中去,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建设愿景逐步转化为现实的背景下,中国议题...
关键词:格局 议题 国际 中国 媒体 背景 日益 
创伤叙事:慰安妇集体记忆的媒体建构——以纪录片《揭秘日军“慰安妇”制度暴行》为例被引量:3
《东南传播》2018年第11期128-131,共4页吴林璞 王玲宁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导师引领计划项目成果之一
本文以纪录片《揭秘日军"慰安妇"制度暴行》为例,对纪录片如何建构"慰安妇"集体记忆的叙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片以慰安妇为主体,以宏观-个体联动、受难者个体自白、记忆与遗忘的纠结、创伤社会化的诉求指向等表现形式,上升到全体...
关键词:集体记忆 创伤叙事 慰安妇 
自媒体科学传播对大学生科学素养影响的实证研究——以转基因传播为例被引量:12
《新闻大学》2018年第5期77-83,149,共8页王玲宁 
2019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媒体使用对大学生科学素养影响的实证研究"(C19100)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以转基因科学传播这一风险性议题为例,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考察自媒体科学传播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对自媒体科学传播的关注度,对其科学知识累积并无影响,对其风险感知和利益感知有...
关键词:自媒体 科学传播 科学素养 
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一项基于虚拟民族志的研究被引量:17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2期115-125,共11页王玲宁 兰娟 
在自我呈现的相关理论框架下,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表现为:凸显自我意识;朋友圈既是前台也是后台;剧班里存在着圈子、合谋和不协调角色等剧场特征;并非面对强关系的群体自我呈现就更加真实;点赞和评论维护和加强了社会交往...
关键词:青年群体 微信朋友圈 自我呈现 虚拟民族志 
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媒体中国环境报道的框架分析——以2016年的雾霾天气为例
《东南传播》2017年第10期29-30,共2页王玲宁 
"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编号:QJTD14WLN01
本文以2016年的雾霾天气为例,分析了世界范围内16个国家32家媒体此次中国环境报道的框架,研究发现,报道议题存在着冲突框架、进步框架、事实框架和影响等四个主要框架,通过对框架在各个媒体中的分布,发现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
关键词:国际媒体 环境报道 分化 多元 
社交媒体内容再生产对领导人媒介形象的建构被引量:1
《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第18期81-82,共2页王玲宁 黄秋野 
本文以微博中的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形象为例,分析了微博的内容再生产和信息传播对国家领导人形象的建构和影响。研究发现,微博用户通过和信息源的互动、自生成内容及二次传播等实现了对信息内容的再生产,对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的建构有...
关键词:社交媒体 内容再生产 国家领导人 媒介形象 
全文本视野下政务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特征——以“上海发布”为例被引量:12
《新闻界》2017年第9期27-31,共5页王玲宁 禹卫华 
本文通过大数据挖掘,采集了2011年至2016年间"上海发布"微博、微信账号的文本内容,全文本分析了政务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特征。研究发现,政务新媒体兼具政府公共服务属性和社交媒体属性:传播议题主打民生信息;微信与微博相互补充,发...
关键词:政务新媒体 全文本分析 历时性 
自媒体科学传播内容与媒体显著性之研究——以微信公众号“果壳网”为例被引量:11
《新闻大学》2017年第5期68-76,共9页王玲宁 陈昕卓 
本文以"果壳网"的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结合媒体显著性的相关理论,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自媒体科学传播内容与媒体显著性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自媒体科学传播的特征。研究发现:文章来源、科学主题、科学传播主线和科学...
关键词:自媒体 科学传播 媒体显著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