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

作品数:38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女神》创造社文化巨人郭沫若研究论辩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郭沫若学刊》《蜀学》《天府新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读《有感》的有感
《郭沫若学刊》2015年第1期71-73,共3页秦川 
2015年1期《炎黄春秋》发表了张光渝《郭沫若的悲剧——读“文革”前的郭沫若1949—1965有感》(以下简称《有感》)。读后,也有所感。写在下面,就教读者与《炎黄春秋》。
关键词:《炎黄春秋》 “文革”前 郭沫若 悲剧 
重印《马识途生平与创作》后记
《郭沫若学刊》2014年第3期27-28,共2页秦川 
《马识途生平与创作》1998年出版后曾获好评。邓经武教授在《当代文坛》发文,说它是“当代文学研究的新收获”。并认为选择“被视为难点”的未“盖棺”的作家为研究对象,“显示出研究者选题的眼力和价值评判的勇气”。“专著站在历史...
关键词:创作 生平 后记 重印 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 当代文坛 价值评判 
郭沫若百年佚作:《敝帚集》--《敝帚集与游学家书》解读之一
《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2期172-179,共8页秦川 郭平英 
《敝帚集》是唯一一部由郭沫若生前编订后,时隔60年才首次出版的佚诗佚文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珍本。《敝帚集》从一个侧面,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广大民众普遍的思想和情绪,使今天的人们看到了辛亥革命期间复杂的思想和现实,对...
关键词:郭沫若 佚作 辛亥革命 
郭沫若佚作《敝帚集》见证辛亥革命历史
《郭沫若学刊》2011年第4期21-24,共4页秦川 郭平英 
《敝帚集》如实地记录了少年郭沫若出夔门前七年的心路历程,集中的诗文联语足以见证中国跨越百年的巨变。其中的《答某君书》《寄大兄书》和五十二副对联,创作于辛亥年末至壬子年初,字里行间充满清末民初青年学子的变革思潮,唱响了四川...
关键词:郭沫若 《敝帚集》 辛亥革命 
20世纪中国文化巨人郭沫若论辩被引量:3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77-83,共7页秦川 侯彤 
堪称20世纪中国文化巨人的只有鲁迅、胡适、郭沫若三人,要认识和了解20世纪的中国,势必要了解鲁、胡、郭三人。作为"中共文化代表"的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旗帜"。新世纪以来,思想文化多元化,原有价值观、价值体系受...
关键词:20世纪 文化巨人:郭沫若 论辩 
20世纪中国文化巨人郭沫若论辩
《蜀学》2010年第1期254-264,共11页秦川 侯彤 
一20世纪的中国诚如恩格斯所言:'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杰出的诗人、作家,学识渊博、才华卓著的史学大师,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1...
评《五十年代历史学家的命运》
《郭沫若学刊》2009年第4期54-59,共6页秦川 
本文以事实为依据,从五个方面对"学术是政治工具"、郭沫若对马列"非出于信服和坚持,而是看准风向,定向投报"等问题,辩明是非,澄清事实真相。揭示该文作者胡编乱造、老调重谈用意,及其勾勒的五十年代史家命运图景的虚假性。
关键词:反思 五十年代历史学家 郭沫若 
郭沫若家世之谜——郭沫若青少年时代生平和作品研究的若干问题(三)被引量:1
《郭沫若学刊》2008年第3期73-76,共4页秦川 
郭沫若家世除郭母外,还有两个谜团尚等破解。一个是老曾祖母的名字之谜,另一个是祖父"秀山公"的名字之谜。本文试求一解,对有关史料一一进行考证、辨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郭沫若家世 邱氏 秀山公名字 
郭沫若生平之谜——郭沫若青少年时代生平和作品研究的若干问题(二)被引量:1
《郭沫若学刊》2007年第4期76-81,共6页秦川 
郭沫若青少年时代生平研究中存在许多谜团和问题,如生日之谜、虚岁之实岁、掩护土匪杨三和尚时间、分家时间、"废科举、兴学校"问题、长兄、次兄入成都东文学堂、武备学堂时间等等。均有多种说法,无所适从。本文试求一解,对有关史料一...
关键词:郭沫若 生平研究 考辨 
郭沫若母亲名字之谜——郭沫若青少年时代生平、作品研究的若干问题(一)被引量:1
《郭沫若学刊》2007年第2期88-92,共5页秦川 
从郭沫若母亲名字之谜的由来、评议和求解,看出当前郭沫若研究中史料工作的紧迫、重要。从中引出的教训,令人深思,于郭沫若研究工作不无助益。
关键词:郭沫若 杜氏 杜邀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