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帆

作品数:5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更多>>
发文主题:话语大江文学边缘人边缘化文学世界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国文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边缘人生存境遇及形态表现──大江文学边缘化姿态扫描被引量:6
《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1期113-118,共6页罗帆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战后派“第三代新人”后最重要的作家 ,为 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他 38年的创作生涯中 ,其文学视野始终关注在边缘。笔者试深入作家边缘视野中的文学世界 ,阐释其边缘视野中边缘人的生存境遇及表现形态 。
关键词:边缘人 文学世界 大江健三郎 作家 生存境遇 战后派 诺贝尔文学奖 人的生存 人生 形态表现 
深层意境与表层意境:《蒹葭》的审美结构层次分析被引量:1
《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73-74,共2页陶用武 罗帆 
中国优秀古典诗词一般具有微言大义的美学特征。《蒹葭》的表层意境具有个性化、稳定性特征 。
关键词:深层意境 表层意境 《蒹葭》 审美结构 层次分析 微言大义 《诗经》 中国古典诗词 
关于大江健三郎文学意识的思考被引量:1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98-100,共3页罗帆 
大江健三郎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其叙事本文中,以性为话语媒介的政治无意识是从两个话语层面得以呈现的;从性的角度去认知世界是大江文学的一个视域特征;政治无意识是大江文学本文意识形态的话语策略。
关键词:叙事本文 话语 政治无意识 策略 意识形态 
一个婴儿的哭泣:从原型批评理论看《百年孤独》被引量:2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30-33,共4页赵晓珊 罗帆 
《百年孤独》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作者将神话传说、宗教典故、原始习俗结合起来,让现实与幻觉交相辉映,从而构成了一个似幻似真、色彩斑斓的文本系统。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对其神话体系、小说中所显现的种族记忆以及形成人物恐惧...
关键词:原型批评 神话 意象 孤独 恐惧 
《长生殿》“情”、“感”构建的审美认识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72-75,共4页罗帆 
《长生殿》是学术界纷争不已的话题。若对其文本中潜伏着的情爱意蕴和由此呈现出来的多"感"特质进行分析,跳出作者与作品的传统圈子,便可领略其人物性格、美学意蕴、话语张力所折射出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  男人 女人 话语 文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