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珊珊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修辞功能烘云托月拉德克利夫经济全球化民俗节日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学习月刊》《理论月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湿”的语义特征及其在杜诗中的修辞功能
《理论月刊》2014年第12期56-58,74,共4页胡珊珊 
杜甫作诗,喜用"湿"字。"湿"字先后在其五十多首诗歌中出现过,贯穿于他的各个创作时期。纵观这五十来首诗歌,可以看出杜甫诗歌中的"湿"字具有超常的语义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杜甫诗歌定下了一种忧郁、悲凉的感情基调,体现了杜甫的创...
关键词:杜甫 湿 修辞诗学 语义特征 文化语境 
襄阳民俗“穿天节”的社会文化功能
《学习月刊》2014年第18期84-85,共2页胡珊珊 
襄阳民俗"穿天节"是襄阳地域非常有特色而又流传甚广的民俗,是在由中国广大地域流行的"天穿节"的部分元素和在汉水流域流传甚广的汉水女神的神话故事融合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不断融合积淀而成,是襄阳独有的民俗节日。著名的文化...
关键词:社会文化功能 民俗节日 襄阳 个人与集体 拉德克利夫 文化人类学 神话故事 汉水女神 
“三顾茅庐”中烘云托月的写作技法探析
《学习月刊》2014年第20期29-30,共2页胡珊珊 
何为"烘云托月"?画月,"月不可画",用画云来烘托之,云画好了,月也就烘托出来了。文学作品中的烘云托月的写作技巧,是借助于他人他事他景他物等的描写来为间接所要写的人、事、景、物等作映衬,烘托所要着力表现的对象。《三国演义》...
关键词:三国演义 顺风顺水 诸葛均 崔州平 黄承彦 徐庶 司马徽 文学作品 孟公威 毛宗岗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冲突
《襄樊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63-66,共4页胡珊珊 
当代世界经济的运动趋势是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势必带来文化的冲突。面对文化冲突的挑战应该采取的对策包括从理论上实现国家文化政策中心的转变,由消极、被动的"文化例外"转向积极、主动的"文化多样性"与在实践中走"文化立国"之...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文化冲突 文化立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