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辉

作品数:24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先秦史研究先秦史发表论文青铜器兵器铭文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邯郸学院学报》《文博》《史学史研究》《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昏侯墓出土多棱形铜缶的一点考察
《形象史学》2018年第1期35-40,共6页苏辉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地是近两年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M1的墓主人刘贺生前豪奢,这点从陪葬的各种精美器具可见一斑。在上万件的出土文物中,还有两件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分别是商周之际的凤鸟纹卣和战国时期的多棱形蟠螭纹缶,收入《五色炫...
关键词:多棱形 窃曲纹 蟠螭纹 夏家店上层文化 青铜器 
试说匍盉造型的另一新意
《南方文物》2016年第1期212-213,185,共2页苏辉 
周克商立,无论从制度、文化还是技术方面,都大量继承了商王朝的遗产。青铜器铸造的继承十分明显,商末和西周早期的铜器十分相似,甚至难以断代。周人如何在青铜器方面创新并形成自己的风格,是研究青铜器和西周史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
关键词:西周中期 西周早期 商王朝 考古工作者 重环纹 内蒙古文物 发掘报告 窃曲纹 西周初期 泜水 
常乐卫士铜量研究拾遗被引量:1
《形象史学》2015年第2期19-29,共11页苏辉 
常乐卫士铜量是金石大家陈介祺收藏过的一件重要文物,带长柄,器身椭圆,平底,口沿外壁平行刻铭27字:'常乐卫士上次士,铜饭帻容八升少,新始建国地皇上戊二年二月造',铭文下方有一正方形斗检封。此器在簠斋身后流散出国,而形制在当时罕有...
关键词:美国 铜量 器主 结识 长柄 器身 铭文 卫士 
春秋战国之际的动荡格局与权力更迭
《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1期5-8,共4页苏辉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楚;秦;三晋出土文献中战国官制研究"(10CZS016)的成果
春秋到战国这一段在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要的变革时期,举凡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礼制、风俗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前儒称为“战国者,古今一大变革之会”,整个社会都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而各阶层面对不断的革新以及由...
关键词:春秋战国 权力 变革时期 春秋时期 大变革 礼制 风俗 
魏国纪年兵器铭文的发轫期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15年第1期46-51,共6页苏辉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出土简帛与古史再建"(09JZD0042)
近年新公布的材料对探讨魏国纪年兵器铭文的早期发展形态有重要参考价值。已有的四件蔺地铸造的兵器中有两件是在魏国占领时期铸造,廿九年叚阳戈的铸地"叚阳"应该通假作"固阳",是当时上郡的北端。
关键词:魏国 纪年兵器 辞例 
2013年先秦史研究概览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5年第1期5-18,共14页苏辉 
2013年的先秦史研究得益于新出土材料的推动,可谓精彩纷呈,尤其是利用青铜器金文和清华简进行的探讨,成果非常丰富,涉及问题的重要性也十分突出。总的说来,出版专著有60多部,论文达到700多篇,下面择要介绍。
关键词:先秦史研究 概览 青铜器 出土 金文 
秦、三晋纪年兵器的刻铭及行款论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52-155,共4页苏辉 
秦、三晋纪年铜戈的援部已经不见铭文,胡部铭文的主流形式表现为单一行铭文从援向胡的下端而行,但偶有的反向铭文可能是与特殊的用途有关。样式最多的还是胡部的铭文,根据字行与阑的角度可分为Ⅰ、Ⅱ两型,Ⅰ型又可分为a、b两式,铭文有...
关键词: 三晋 青铜兵器 刻铭 行款 
莒县西大庄西周墓青铜容器的王世判定——附论玦形卷体龙纹被引量:3
《南方文物》2014年第4期111-113,116,共4页苏辉 
众所周知,以考古类型学来考察一件器物年代,只能划定其使用的上下限,器物流行时间锁定在一段区间之内,无法直接得出确切的数值,铜器上纹饰的断代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好比几个数字,各自的约数都会比较多,而它们的公约数则可能只有...
关键词:青铜容器 龙纹 王世 西周 考古类型学 取值范围 约数 器物 
西周早中期青铜器上的收翼龙纹研究被引量:1
《形象史学》2014年第1期11-18,共8页苏辉 
扶风庄白窖藏所出的析尊(图1)上装饰一种折体龙纹,在同一主人的其他两件器,如析觥(图2)、析方彝(图3)上均可见(三器器形分别见图18、19、20)。合观这几件析器上的龙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三点:1全身鬛、甲毕现,造型华丽。2头部花冠是...
关键词:收翼 头部 肩部 直体 器器 卷尾 龙纹 折体 
商周青铜器所谓“歧身夔纹”的辨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120-121,共2页苏辉 
本文对前人所谓青铜器"歧身夔纹"作了类型学分析,从形制上看,"歧身"的定义并不准确,它其实只是一种与夔身平行的刀形横羽集饰,安置部位分脑后和前足肘后两种。尤其具有说服力的是滕州前掌大M11:103觯上两两相对的夔纹,一边附有刀形横羽...
关键词:商周 青铜器 歧身夔纹 横羽饰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