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剑平

作品数:13被引量:7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耕种方式生理学生理特性土壤因子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植物保护》《应用生态学报》《河南农业》《河南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多抗、广适、优质高产小麦品种豫麦70-36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05年第8期17-17,共1页袁剑平 赵淑章 高松洁 
关键词:小麦品种 优质高产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多抗 农业科学研究所 2004年9月 小麦新品种 有限公司 河南省 
不同农艺措施对冬小麦分蘖动态和成穗数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219-222,共4页王小纯 岳汉 马新明 袁剑平 
河南省"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系统研究了不同农艺措施对冬小麦分蘖成穗数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是影响冬前分蘖的首要因素,播量次之;播量是影响春生分蘖的首要因素,播期次之;而播量、播期、氮磷施用量相互配合对分蘖...
关键词:冬小麦 分蘖 农艺措施 数学模型 
不同耕种方式对稻茬小麦根、叶生长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212-216,231,共6页王小纯 马新明 史瑞青 袁剑平 
河南省"八五"高产攻关课题
研究了旋耕条播、犁耧播种及撒播套种(免耕)3种耕种方式对稻茬小麦根、叶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0cm耕层内,旋耕条播比免耕小麦的根系体积大、分布深、活力强,而且小麦个体生长稳健,单株绿叶数高峰值在拔节期,单...
关键词:稻茬 小麦   生长特性 
不同耕种方式对稻茬麦土壤因子影响的分析被引量:9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314-318,共5页王小纯 牛河均 鹿智江 袁剑平 万长虹 
河南省八五攻关
对沿黄稻茬麦田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因子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旋耕条播是沿黄稻茬小麦高产的最佳耕作方式,与免耕方式相比,其耕层温度高,土壤容重小(1.32~1.4g·cm-3),土体通透性好,耕层绝对含水量...
关键词:稻茬小麦 土壤因素 免耕 旋耕条播 小麦 
小麦最佳收获期形态指标的研究被引量:2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324-328,共5页袁剑平 王晨阳 高松洁 李克军 孙秀丽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小麦子粒的灌浆过程可以分为子粒形成、灌浆和成熟3个时期,其干重的增长符合三次曲线。子粒在达到最大干重后,延迟收获导致粒重下降,造成产量损失。当穗及子粒含水量在28%~35%,子粒脱颖率为70%~80%时,是小麦的适宜...
关键词:冬小麦 粒重 子粒灌浆 收获期 
不同耕种方式对沿黄稻茬麦田土壤因子及小麦生育的影响被引量:6
《应用生态学报》1996年第S1期27-32,共6页王小纯 王化岑 许新芳 袁剑平 
河南省"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对沿黄稻茬麦田不同耕种方式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旋耕条播是沿黄稻茬小麦高产的最佳播种方式,与免耕播种相比,其耕层温度高,土壤容重小,耕层含水量适宜,肥效高而持久,麦田群体和个体发育好,分蘖成穗率高,千粒...
关键词:稻茬小麦 生态因子 免耕 旋耕条播 
烯效唑对小麦增产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0
《河南农业科学》1993年第12期1-3,共3页袁剑平 彭文博 刘华山 苗付山 
烯效唑(简称S3307)是90年代初期国内成功开发的一种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兼杀菌剂。在杀菌毒力上烯效唑>多效唑>三唑醇>三唑酮;在调节植物生长的活性上,在上述四种药剂中亦以S3307为最高,且高出多效唑几倍到一个数量级。此外S3307对抑...
关键词:小麦 产量 烯效唑 生长调节剂 
S3307对小麦幼苗形态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简报)被引量:26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3年第5期354-355,共2页刘华山 彭文博 孟凡庭 袁剑平 王德勤 
用S3307处理小麦种子可以增蘖促根,增大叶面积和单株干物重,增强幼苗生理活性和抗逆力,从而起到壮苗的作用。
关键词:小麦 S3307 生理学  
快丰收3号乳油对小麦增产的综合效应试验被引量:1
《河南农业科学》1993年第10期7-9,共3页袁剑平 彭文博 
快丰收3号乳油(以下称小麦一喷三防专用剂),是河南快丰收植物制剂有限公司的新产品,具有杀虫、防病及增产效果。为了验证该产品在小麦生产上适宜的喷施时期、用量,以及“一喷三防”效果和增产的综合效应,我们于1992—1993年进行了田间试...
关键词:小麦 快丰收3号 乳油 生长调节剂 
多效唑对小麦形态和某些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3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16-20,共5页袁剑平 刘华山 彭文博 王德勤 曹章林 
小麦起身期叶面喷施150~200ppm多效唑溶液,植株表现出明显的抗倒特性。处理后节间缩短,基部茎增粗,茎壁加厚,茎秆高度降低,重心位置下移,相对下垂力距减小,厚壁组织细胞层和茎秆横切面维管束数目增多,基部茎秆单位长度内干物质重量和...
关键词:小麦 多效唑 生理学 特性 形态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