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傩舞家族传承祭祀舞蹈民族舞舞蹈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方音乐》《艺术家》《河北画报》《高教探索》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综合大学舞蹈专业舞蹈基础课改革探索的尝试与创新
《河北画报》2024年第20期210-212,共3页赵彦 李乐 
2023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综合大学舞蹈专业舞蹈基础训练课的改革与创新”(项目编号:230705635204259)。
综合大学舞蹈专业的舞蹈基础课,因为其学生组成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培养目标的不同,照搬艺术院校的舞蹈基础训练课,已经行不通了。对于综合大学舞蹈专业的舞蹈基础课,应该针对各地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教学目标,认真思考,积极改...
关键词:舞蹈基础训练 改革创新 多元化探索 
大源傩舞表演风格的民间舞蹈研究对推动高校民族舞课程建设的作用——评《闽台民间舞蹈的源流与嬗变》被引量:1
《高教探索》2020年第6期I0010-I0010,共1页赵彦 
2017年福建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泰宁大源傩舞生存现状及保护机制研究(FJ2017C072)。
大源傩舞源自于殷商时期,是北宋初年传入福建省泰宁县大源村的一种祭祀舞蹈。因大源村与世隔绝的自然环境和大源傩舞遵循"口传身授及传男不传女"的家族式传承方式,大源傩舞在大源村严氏家族传承了一千多年以后仍保留着远古的巫文化特征...
关键词:大源傩舞 祭祀舞蹈 传承方式 殷商时期 家族传承 身授 民间舞蹈 福建省泰宁县 
莆田沟边傩舞的高校传承研究
《艺术家》2020年第6期117-118,共2页赵彦 
2017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泰宁大源傩舞生存状况及保护机制研究”(编号:FJ2017C072)的研究成果;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常规课题“莆田沟边傩舞的高校传承研究”(编号:FJJKCG18-052)的研究成果。
沟边傩舞在表演时,舞者戴着狰狞的面具,拿着武器奔腾跳跃,舞姿激烈诡黠,气氛神秘威严,借助神灵的威力,降魔镇恶,驱除旱、涝、火、虫等自然灾害及瘟疫等疾病灾害,经民间艺人代代传承,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舞蹈表演形式。据笔者调查...
关键词:沟边傩舞 艺术特色 传承发展 
赵彦作品选登
《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赵彦 
中国电视舞蹈现状研究
《北方音乐》2018年第12期239-240,共2页李乐 赵彦 
电视舞蹈诞生于西方,它的出现是以实验电影先驱玛雅德润拍摄的舞蹈短片《舞蹈录像编舞研究》和芭蕾题材影像《夜之情》为标志的,两部划时代作品的诞生开辟了舞蹈录影的先河。在我们国家,电视舞蹈起步较晚,一直到了二十世纪末本世纪初,...
关键词:中国电视 舞蹈 
浅析陕北绥德大秧歌双扇舞的风格特征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年第21期176-177,共2页李乐 赵彦 
陕北秧歌是流传在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汉族民间舞蹈,其表演风格具有灵活自如、古朴、奔放、粗犷的风貌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却能较完整地保留其古朴的形态特征,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绥德大秧歌是陕北秧歌的一个小分支,分析绥德大...
关键词:秧歌 绥德大秧歌双扇舞 表演 动态特征 
浅谈中国古典舞作品中的“侠义精神”
《大舞台》2010年第6期51-52,共2页赵彦 
中国古典舞对包括"侠义精神"在内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及发扬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也是中国古典舞成长之根基,尤其在中国古典舞的剧目创作上,我们更要把这些精神财富放在核心的地位,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中国古典...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侠义精神 中国传统 人文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