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贞

作品数:17被引量:8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历史时期东汉黄河黄河下游北魏更多>>
发文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人民黄河》《中国沙漠》《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水土保持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汾河水库上游年径流演变趋势分析被引量:6
《人民黄河》2012年第3期17-18,21,共3页任世芳 赵淑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1423);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地研究项目(2011325)
应用Kendall秩次相关法、游程分析法和自相关分析法,研究了汾河水库上游半个世纪以来年径流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年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演变趋势并不明显;②各时段间的转折点跳跃均不显著;③年径流系列的相...
关键词:演变趋势 年径流量 年降水量 汾河水库 
历史时期汾河水库上游耕地发展与土壤侵蚀之关系被引量:3
《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第4期256-259,263,共5页任世芳 赵淑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1033)
分析研究了西汉至今两千年来,汾河水库上游人口、耕地的增长过程,结合勘察观测资料,得出以下结论:(1)在AD1892以前,本区土壤侵蚀的动力是自然侵蚀作用,耕地的扩大不是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的原因;(2)整个历史时期直至现代,沟蚀在本区总侵蚀...
关键词:土壤侵蚀 耕地 汾河水库上游 历史时期 
南北朝人口史若干问题探讨被引量:2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3期151-160,共10页任世芳 赵淑贞 任伯平 
本文在研究南北朝人口史时,尽量利用现存史籍中潜在的有用信息,得出以下结论:(1)《魏书》中所云“倍而已矣”应作“倍而余矣”,是指北魏境内各地正光以前的在籍户口,约为西晋太康年间该地区在籍户口的两倍有余,即2.46倍。(2)作者估算,...
关键词:南北朝 人口 
历史时期三川河湫水河流域的土地利用被引量:3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4期17-22,35,共7页任世芳 孟万忠 赵淑贞 
本文探讨了近2000年来三川河、湫水河流域人口、耕地的发展史,初步结论是(1)从西汉到明中叶,农垦并非本区土壤侵蚀的主因,导致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的主因是自然力与某些时期传统的过度放牧;(2)明弘治年间以后,本区人口逐步增加,开始垦种...
关键词:历史时期 三川河 湫水河 土地利用 土壤侵蚀现象 耕地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结构 耕地保护 
历史时期晋西北地区人类活动与农牧变迁研究被引量:1
《水土保持研究》2002年第3期30-33,共4页赵淑贞 任世芳 苏志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4970 10 0 1);山西省自然基金 (编号 :2 0 0 0 10 2 3 )项目资助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考证 ,探讨了从西晋至北魏时期晋西北地区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迁。认为 :(1)西晋初年到北魏初年 (AD2 6 6~ 398)的 132年间 ,本区是纯游牧区 ,土地载畜量严重超载。尤其是三国至西晋初以及十六国时期 ,本区...
关键词:晋西北地区 西晋至北魏 人类活动 农牧变迁 农牧交错带 生态环境 
再论北魏契吴的真实地理位置问题被引量:4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41-43,共3页任世芳 赵淑贞  
由于匈奴与鲜卑长期的和战关系,赫连勃勃完全有机会到过云中川的楔吴,而匈奴族盘据的毛乌素地区不可能有一个鲜卑语的地名-契吴。再者,郦道元亲自考察过云中川和统万城,但只记载了云中川的楔吴,因此可以断定统万城北有契另一说,...
关键词:北魏 契吴 地理位置 云中州 统万城 匈奴 鲜卑 《水经注》 地名 
试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34年间黄河下游洪患被引量:8
《人民黄河》2001年第3期43-44,共2页赵淑贞 任世芳 任伯平 
应用近 20余年水文学、沉积学研究的新成果与历史资料考证相结合的方法,重新分析了 500 BC~AD 534间1034 a黄河水患史料,得出新的看法:①本期黄河下游水患已很严重,高峰期的灾情已超过现代;②最严重的水患高峰...
关键词:黄河下游 水文学 沉积学 历史资料 
关于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问题被引量:27
《中国沙漠》2000年第1期67-70,共4页牛俊杰 赵淑贞 
运用历史地理学方法对史料进行考证 ,其结论是 :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在北魏时期已存在 ,而且其范围与现代基本相同 ,因此否定了这些沙漠是以后农垦所造成的“人造沙漠”
关键词:历史时期 鄂尔多斯高原 沙漠化 沙漠区 
历史时期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环境变迁被引量:20
《中国沙漠》1999年第3期223-227,共5页牛俊杰 赵淑贞 任世芳 任伯平 
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沙漠,由于黄河及屠申泽等水分条件的影响,当时尚存在着几处绿洲,西汉临戎等3座县城就建立在这些绿洲上。其后,由于黄河干流改道,屠申泽干涸,导致了绿洲的沙漠化。
关键词:乌兰布和沙漠北部 历史时期 环境变迁 
北魏平城考被引量:1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71-73,共3页赵淑贞 
作者根据史籍考证与地理考察,推断北魏首都平城应在今御河西岸大同城区而不在御河东岸。北魏经营平城近百年,使其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大城市,人口超过百万。作者就平城的规划、布局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北魏 平城 大同 考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