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

作品数:9被引量:4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视觉消费视觉文化党课高校党建审美嬗变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艺术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电影文学》《青年文学家》《北京教育(德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变革与狂欢:电影批评的美学思考
《电影文学》2024年第15期11-14,共4页陈晨 
以微媒介为代表的媒介革新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和批评范式的重构。在媒介场与文学场交互演进中,电影批评突破了原有的美学话语、文艺法则与评价标准而呈现“杂语喧哗”。话语秩序与权力规则的改变,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典型呈现,使“...
关键词:电影批评 范式变革 话语狂欢 媒介文化景观 
短视频影评的话语表达与接受流变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23年第3期72-75,共4页陈晨 
“微时代”构建了文学艺术的新秩序,话语权力由“精英”向“大众”回归。依托微媒介而产生的短视频影评,在拆解规则、驳斥理性、反对权威中构建了新的话语方式和批评景观。短视频影评作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典型化呈现,具有主体颠覆...
关键词:短视频影评 微时代 话语表达 接受流变 权力规则 
“微时代”大众影评的审美嬗变被引量:4
《电影文学》2021年第4期39-42,共4页陈晨 
在移动传媒和数字“云”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微时代”,为电影批评带来了新的格局和发展空间。大众影评不断发展,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理性启蒙与感性自由的鸿沟迅速抹平,话语权力开始回归大众。电影批评主体由鉴赏...
关键词:“微时代” 大众影评 移动技术 大众话语 审美嬗变 
社区青年汇的视觉构建——以北京市丰台区新村街道为例
《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16年第10期41-43,共3页陈晨 
当下视觉文化的生产模式对社区青年汇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借鉴。在这个语境下,基于社区青年汇视觉构建的理念,从社区工作者、社区青年汇本体、社区青年和工作效果四个维度,创新一种工作模式——四维模式,并在这个模式下...
关键词:视觉文化 社区青年汇 四维模式 构建 
师者如兰
《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1期75-75,共1页陈晨 
2010年,我和我的同事去良乡校区破土开荒,那年,我25岁,我得到的第一个教师节礼物是:学生们狂轰乱炸的咨询电话,让我的手机瞬间崩溃。2015年,当我回到花园桥校区的时候,我已到而立之年。生日那天,学生们制作了一个小视频,里面写道"如果...
关键词:狂轰乱炸 良乡 如兰 十年 立德树人 学业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 自我价值 仰之弥高 学术论文 
论视觉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被引量:2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年第2期60-62,共3页陈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工程。近些年,视觉文化过度生产,导致视觉消费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教育文本、受教育者、传播途径和教育方法都产生了冲击。在这个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视觉文化 视觉消费 
“微党课”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优势与意义被引量:41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第2期40-41,共2页贺丽 陈晨 
"微党课"充分利用新媒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载体、教学效果上具有自身特定的优势。它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形式,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大学生关心的话题,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身边的事例,...
关键词:微党课 高校党建 优势 意义 
传媒时代的审美图景被引量:1
《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4期121-123,共3页陈晨 
□大众传媒不但完全重构了公共空间,而且改变了当代社会审美文化存在状况及其价值取向。那么,这种弥漫于整个社会进程之上的生活"审美化"图景,势必对一直以来着重于从审美的本体性质诠释人的生命精神现象,探讨人的生命价值的传统美学的...
关键词:社会审美 传媒时代 公共空间 大众传媒 文化存在 社会进程 精神现象 人的生命 
论视觉消费对新诗接受的冲击
《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23期6-7,共2页陈晨 
伴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以及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新诗在视觉消费的冲击下,已经愈发走向"边缘化"。市场化与商品化因素的合谋,冲击着新诗接受的观念、方式以及心理状态,从而改变了其合法化的标准,也导致了新诗的接受出现空场。
关键词:新诗 视觉消费 传媒 接受 消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