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蒋

作品数:11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压力敏感气膜冷却气膜冷却效率强化换热液氢更多>>
发文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航空动力学报》《风机技术》《火箭推进》《工程热物理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MRV的菱形肋柱冷却通道三维全流场分析被引量:1
《航空动力学报》2023年第12期2837-2847,共11页张科 段敬添 雷蒋 王子瑞 冀文涛 武俊梅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Ⅲ-0003-0027);中核集团领创科研项目(J202210014-09)。
在研究核磁共振成像测速(MRV)技术测速核心方法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在10 min内对大宽高比肋柱通道200×100×25个空间点上三维全场速度的测量,并对流场结构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将MRV测得的通道中心截面速度分布与粒子成像测速(PIV)的实...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测速 三维流场测量 内部冷却 肋柱冷却通道 强化换热流动机理 
旋转双流程叶根弯道流动传热特性数值模拟被引量:2
《火箭推进》2023年第2期42-50,共9页尚梦雨 范青 张科 雷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615、52076107);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Ⅲ-0009-0035)。
旋转带来的叶片内部动-热负荷不均衡性会严重影响透平机械的安全与稳定。为研究旋转数和浮力系数对涡轮动叶片内部通道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应用CFD仿真计算方法,分别以光滑和带肋的叶根弯道为对象,在旋转数分别为0、0.15、0.2、0.25、0....
关键词:旋转 叶根弯道 流动传热 旋转数 浮力系数 斜肋 数值模拟 
重燃透平叶片真实内部冷却通道的传热特性研究被引量:3
《风机技术》2022年第6期33-39,共7页李立言 李将 张科 雷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典型工况下航空燃气轮机涡轮动叶内部冷却弯道的流动传热机理研究”(51776153)。
本文针对重燃叶片真实冷却通道开展传热特性研究。实验模型由前缘、中弦、尾缘三部分通道组成。前缘通道为类三角形截面带肋直通道;中弦通道为带肋蛇形通道;尾缘通道为带肋蛇形通道和相连的柱肋区域。实验在进口雷诺数为30000,40000,50...
关键词:重型燃气轮机 真实冷却通道 真实出流 传热特性 
圆形肋柱通道强化换热流动机理实验研究被引量:2
《实验流体力学》2021年第4期10-18,共9页段敬添 张科 徐进 雷蒋 武俊梅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JM-382)。
圆形肋柱广泛应用于涡轮叶片内部尾缘强化换热通道。针对圆形肋柱通道强化换热流动机理开展了实验研究,利用PIV技术得到相同雷诺数Re(1.0×10^(4)或2.0×10^(4))下通道中心面的流场分布,并与稳态液晶测温实验得到的通道端壁努塞尔数Nu...
关键词:圆形肋柱 强化换热 流动特性 交错排布 
绝热气膜冷却效率的传热传质类比数值分析
《火箭推进》2021年第1期62-69,共8页姚家旭 罗丁 范青 张科 雷蒋 马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61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III-0009-0035);西安市科技计划(201805034YD12CG18(3))。
为验证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传热传质类比是否有效,应用CFD模拟方法分析了密度比(Rd)为1.5和2.5、吹风比为0.5和1.5工况下的平板双射流气膜冷却结构。双射流孔间流向距离(Ds/d)为3.0,横向距离(Dp/d)为1.0。通过传热和传质方法分别得到了气...
关键词:气膜冷却 双射流 绝热气膜冷却效率 传热传质类比 密度比 
斜劈式翼型扰流柱冷却通道流动与换热数值研究被引量:4
《航空动力学报》2021年第1期61-69,共9页贾宁 靳伟 武俊梅 雷蒋 冀文涛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Ⅲ-0003-0027)。
基于NACA翼型和斜劈式纵向涡发生器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斜劈式翼型扰流柱及其在冷却通道内的排布形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含有该种翼型扰流柱的涡轮叶片冷却通道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流场和温度场的详细特征及含有斜劈式翼型扰...
关键词:扰流柱 翼型 迎角 斜劈 流动换热特性 尾缘冷却 
静叶栅上游端壁双射流气膜冷却特性实验被引量:3
《火箭推进》2020年第2期36-43,共8页雷蒋 鲁瑞山 秦岭 罗丁 何建宏 马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6153);111引智项目(B18040);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05034YD12CG18(3))。
为了进一步挖掘上游端壁气膜冷却的潜力,在低速叶栅风洞的静叶片上游端壁上,实验研究了双射流构型的气膜冷却特性,并与双排圆孔进行了对比。探究了吹风比(M=0.5,1.0,1.5,2.0)、密度比(Rd=1.0,1.5)的效应。端壁表面的气膜冷却效率通过压...
关键词:气膜冷却 双射流 静叶栅 压力敏感漆 吹风比 密度比 
主流攻角对双射流孔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
《航空动力学报》2020年第3期493-501,共9页何建宏 张科 杨玺 段敬添 武俊梅 雷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6153,11402191);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18040);西安科技计划项目(201805034YD12CG18(3)).
应用压力敏感漆技术,在平板上测量了不同主流攻角(i=-30°,-20°,-10°,0°,10°,20°,30°)下双射流孔的气膜冷却效率,并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计算得到的流场对气膜冷却效率的规律进行了解析。所研究的双射流孔结构的孔间无量纲横...
关键词:双射流 气膜冷却效率 主流攻角 压力敏感漆 计算流体动力学 
横向间距与密度比对双射流气膜冷却特性影响被引量:4
《航空动力学报》2018年第6期1336-1344,共9页姚家旭 徐进 张科 武俊梅 雷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0219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4JQ1029)
使用压力敏感漆(PSP)测量技术对平板上的双射流气膜冷却结构进行了研究。双射流孔间横向距离分别为0、0.5、1.0;孔间流向距离保持为3.0。密度比分别为1.0、1.5、2.5,吹风比分别为0.5、1.0、1.5、2.0。研究了孔间横向距离与密度比对双射...
关键词:气膜冷却 双射流 压力敏感漆(PSP) 气膜冷却效率 密度比 
液氢循环泵的流动和绝热方案设计研究被引量:5
《工程热物理学报》2016年第1期85-88,共4页王国平 张玙 孙大明 雷蒋 刘立强 何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51306172)
本文根据中国散裂中子源液氢循环泵的工作范围要求,提出液氢循环泵的总体设计思路,并针对叶轮型式和绝热结构开展设计研究。叶轮结构数值分析的结果显示,叶轮子午面流道进出口会出现较大分离泡从而影响氢泵的效率,后续将对此进行设计优...
关键词:散裂中子源 液氢 低温离心泵 叶轮设计 绝热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