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

作品数:12被引量:3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农业劳动力非农业非农产业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经济问题》《农业现代化研究》《未来与发展》《世界农业》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前景展望
《未来与发展》1989年第5期21-24,共4页韩俊 
从中长期看,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仍是十分艰巨的。虽然近几年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异常迅速,但目前农业劳动力份额仍高达60%以上,其绝对量尚未开始减少。就大多数落后地区而言,近几年农业劳动力份额并无实质性下降趋势,农民选择...
关键词:中国 农业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论我国农村就业结构的变革
《农村经济与社会》1989年第2期1-9,共9页韩俊 王勇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就业结构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年以前为停滞阶段,1978年至1981年为过渡阶段;1981年后为剧烈变动阶段。土地承包制的实施,农业的高速增长,工农业收入势差的悬珠,以及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是农村就业结构剧烈变...
关键词:农村就业结构 农村非农产业 农业劳动力 过剩劳动力 结构变革 我国农村 农村劳动力 农村工业 农业部门 外部环境 
台湾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
《人口学刊》1988年第6期44-48,共5页韩俊 
台湾农业劳动力转移概况(一)台湾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本世纪二十年代。从二十年代开始,非工业劳动力的增加速度开始超过工业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率开始下降。但直至五十年代末,农业劳动...
关键词:台湾 问题探析 劳动密集型 农业劳动力转移 增长速度 中国大陆 优先发展 工业化道路 工业部门 内部市场 
印度的农业劳动力转移
《世界农业》1988年第9期9-11,共3页韩俊 
一、印度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在过去几十年中,特别是1947年独立以后,印度的经济有了不小的增长,工业化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并没有导致经济活动人口的就业结构发生任何明显的变化,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呈现出一种...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转移 印度 就业结构 经济增长 工业化水平 经济活动人口 服务业劳动 农村劳动力 非农业部门 停滞状态 
我国农户兼业化问题探析被引量:29
《经济研究》1988年第4期38-42,60,共6页韩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确立了农户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微观运行的主体地位。以农户收入来源为主,并参照其经营性质和经营规模,可将我国现阶段的农户划分为以下五类群体:半自给小规模纯农户;商品性大规模专业农户;以农业为主业的兼业农...
关键词:农户兼业化 兼业农户 非农产业 土地经营 纯农户 商品性 专业农户 小规模 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劳动力 
二元规模结构初探
《农业经济问题》1988年第3期10-14,1,共6页韩俊 
提出我国当前存在着大量的半自给小规模经营和为数很少的商品化大规模经营的二元规模结构,并认为促进前者向后者转变。
关键词:商品化 经营主体 非农业 规模结构 大规模经济 农业劳动力转移 非农产业 乡村 战略抉择 小规模经营 
我国农村经济研究面临的十大转变
《农业经济丛刊》1987年第6期2-5,共4页贾生华 韩立民 韩俊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研究工作者正面临着双重挑战。在实践方面,飞速变革的农村形势对农村经济究研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理论方面,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突破与创新、国外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借鉴与应用为农村经济...
关键词:经济研究 我国农村 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发展 经济理论研究 理论探索 农村经济系统 经济实践 三个层次 指导实践 
试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业模式被引量:1
《农业经济丛刊》1987年第4期53-55,共3页韩俊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业和转移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所谓转业是指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流动。所谓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在部门间或地区间的流动。依据农业劳动力转业后是否“离土”和“离乡”(乡指乡村而言,不是指行政区划乡)...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 土地集中 转业 目标模式 劳动力转化 非农业部门 主导模式 农民 非农产业 
试论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及对策
《中国农村经济》1987年第8期1-7,共7页韩俊 
一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共有的现象。经济发达国家在经历了若干年的转移之后,其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巳经降到很低的水平。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相当长的历...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转移 非农业部门 阶段性特征 历史过程 经济发展过程 经济发达国家 世界各国 转移过程 社会 乡镇工业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业模式刍议被引量:2
《农业现代化研究》1987年第4期36-39,共4页韩俊 
作者根据国内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业途径,将其划分为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离土不离乡,离乡不离土,离土离乡四种转业模式。着重分析了我国“既不离土、也不离乡”农业剩余劳动力转业的主导模式及其原因。指出一旦条件成熟,应逐步转化为“...
关键词:转业 农业剩余劳动力 非农业部门 剩余农业劳动力 主导模式 我国农业 乡村工业 农民兼业 兼业农户 土地集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