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光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景德镇高专更多>>
发文主题:杜甫律诗变化例析杜甫诗歌诗歌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杜甫研究学刊》《中国文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杜甫诗歌中的特殊名词词组及其表达功能被引量:1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41-46,共6页韩晓光 郑昕蒂 
杜甫诗歌中常常运用一种较为特殊的名词词组。这种名词词组定中关系比较复杂,也比较灵活。它具有一种独特的表达功能,是形成“诗家语”审美特征的重要方式。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杜甫 诗歌 名词词组 
整中求变 动夺天巧——杜甫律诗对仗句的变化例析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3期22-27,共6页韩晓光 
对仗是近体诗尤其是律诗的格律要素之一。它具有整饬凝重的美感 ,因此历来为诗人所看重。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对仗形式的整齐而缺乏变化 ,就会流于板滞 ,影响诗歌语义的表达。杜甫律诗的对仗善于寓变化于整齐 ,求灵动于规矩 ,充分体现了艺...
关键词:杜甫 律诗 对仗句 艺术风格 语境 句法 
杜甫律诗对仗句的变化例析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3年第1期31-34,共4页韩晓光 
对仗是近体诗尤其是律诗的格律要素之一,它具有整饬凝重的美感,因此历来为诗人们所看重。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对仗形式的整齐而缺乏变化,就会流于板滞,影响诗歌语义的表达。杜甫律诗的对仗善于寓变化于整齐,求灵动于规矩,充分体现了艺术辩...
关键词:杜甫 律诗 对仗句 格律 对仗形式 艺术辩证法 诗歌创作 时空变化 动静变化 
杜甫律诗词类活用及其表达功能被引量:2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62-67,共6页韩晓光 
关键词:律诗 杜甫 诗意 语言 诗词 表达功能 形式化 语词 西方 逻辑 
试论杜甫诗歌中的动词运用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45-48,共4页韩晓光 
杜甫诗歌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卓越的艺术成就 ,主要是鉴于他对语言的精心锤炼。虽“一字之用 ,亦不率易。”这种创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本文对杜甫诗歌中的动词运用及其审美功能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文学研究 杜甫 诗歌 动词运用 审美功能 
律诗对仗联之间的变化例析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68-71,共4页韩晓光 
律诗中间对仗的两联之间存在着十分灵活的审美变化。这种变化有的侧重于情感内容;有的侧重于表现手法;有的侧重于语言形式。它能化权滞为灵动,变雷同为活泼,从而有效地拓展诗歌的审美空间,丰富诗歌的审美蕴含,充分体现出律诗“寓...
关键词:律诗 对仗联 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