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士芳

作品数:5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时务报》张之洞黄遵宪君主立宪章太炎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学习与探索》《新闻与传播研究》《史学月刊》《近代史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从“中体西用”到“中西合用”─—晚清统治阶级学习西方思想的变迁被引量:3
《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5期56-61,共6页黄士芳 
从“中体西用”到“中西合用”─—晚清统治阶级学习西方思想的变迁黄士芳近代中国是一个嬗变激烈的过渡性社会。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打开了紧锁多年的封建主义大门,中国始从迷顿状态中走出中世纪,继而踏上蹒跚的近...
关键词:“中体西用” 中西合用 统治阶级 西方思想 洋务运动 洋务派 学习西方 清政府 张之洞 戊戌变法 
向世界传播中国抗战的实况——记英文《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
《新闻大学》1995年第4期38-40,共3页黄士芳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为了让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抗战的真实情况,争取更为广泛的国际支持和援助,曾经应用各种形式和手段进行了大量的对外宣传活动。在这些对外宣传活动中,有一份刊物所作的贡献颇为显著,它就是宋庆龄主持的保卫中...
关键词:新闻通讯 保卫中国同盟 中国抗战 宋庆龄 新四军 对外宣传活动 皖南事变 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 
康有为与《时务报》被引量:5
《史学月刊》1995年第4期94-99,共6页黄士芳 
康有为与《时务报》黄士芳《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影响最大的宣传变法的报纸。作为维新派的舆论工具,《时务报》的出版与维新志士的积极参与,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这一点有目共睹,这些人的贡献也为后人所推崇。然而,作为维新变法...
关键词:康有为 《时务报》 梁启超 汪康年 强学会 黄遵宪 章太炎 张之洞 君主立宪 麦孟华 
“抚局”辨
《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5期196-203,共8页黄士芳 
“抚局”辨黄士芳许多论著都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曾在北京设立过“抚局”或“抚夷局”,此即总理衙门的前身①。记载此事最为详尽的要数邓之诚的《骨董琐记全编》,其中说:“咸丰十年,设抚夷局于嘉兴寺。奏准于内阁部院军机...
关键词:抚局 总理衙门 英法联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外交机构 清政府 咸丰帝 《北京条约》 圆明园 嘉兴 
汪康年与《时务报》被引量:6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2期53-60,共8页黄士芳 
提起《时务报》,以往的学术界,更多地是颂扬维新领袖梁启超对此的贡献,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汪康年与《时务报》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汪康年对《时务报》创办、发展及完善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对《时务报》宣传维新观念,采取种种...
关键词:《时务报》 作者 组织者 新观念 学术界 发行 办法 维新运动 变法 梁启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