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东植

作品数:12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脱毒麦长管蚜地黄麦田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植物保护学报》《华北农学报》《麦类作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晋南半夏与小麦玉米间套作模式研究被引量:3
《山西农业科学》2012年第4期357-360,374,共5页曲运琴 姚勇 任东植 张福红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项目(YGG0923)
对小麦、半夏和玉米的多种间套作模式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及效益差异。结果表明,以小麦窄-宽-窄行的方式套作半夏,虽然小麦减产0.45%,但套种的半夏生长健壮;夏玉米与半夏不同间作模式的产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关键词:间套作 种植模式 小麦 半夏 玉米 
地黄品种间抗连作障碍差异研究初报被引量:6
《陕西农业科学》2011年第4期103-105,共3页曲运琴 任东植 姚勇 
以当地主栽的地黄品种北京3号、温85-5和农家品种硬三块为材料进行大田和盆栽连作试验,研究不同地黄品种抗连作障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大田连作时,地黄各品种出苗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后期死苗率之间则有着显著差异,以硬三块的出苗率...
关键词:地黄品种 出苗率 死苗率 产量 根腐病发病率 抗连作障碍差异 
环境条件对地黄杂交种子活力的影响被引量:4
《山西农业科学》2006年第4期49-51,共3页曲运琴 任东植 仪慧兰 姚勇 白莉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地黄种子开始发芽所需的天数、发芽天数、发芽率和发芽势,同时研究了低温(11±2℃)冷藏和室温保存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地黄种子开始发芽所需的天数起决定性作用,而光照条件对其没有影响;发芽...
关键词:温度 光照 地黄 种子保存 种子活力 
麦长管蚜种群时空动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麦类作物学报》2005年第1期90-93,共4页白莉 尹青云 李锐 王孝威 郑王义 任东植 曲运琴 李希平 
山西省科技项目(002018)"小麦重大病虫害监测控制技术研究"
为了给小麦蚜虫防治提供依据,应用聚集度指标有关参数,分析了麦长管蚜种群在麦田中的空间格局和时间动态。结果表明,麦长管蚜在麦田中的分布属聚集分布,并以个体群疏松形式存在,个体间相互随机吸引,个体群闷是聚集的。应用模糊聚类方法...
关键词:麦长管蚜 种群 时空动态 
苹果枣工厂化脱毒快繁育苗技术研究被引量:2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0年第2期160-160,172,共2页任东植 曲运琴 白莉 李峰 李富华 王文琪 
关键词:苹果枣 脱毒 良种繁育 育苗技术 
优质脱毒枣苗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被引量:14
《华北农学报》1998年第3期137-140,共4页任东植 徐兆飞 王文琪 白莉 曲运琴 李峰 李富华 
应用生物技术从优质枣苗的脱除类菌原体(MLO)到启动组培技术、增殖培养技术、生根培养技术、组培苗无土栽培技术和温室营养钵栽培及室外炼苗大田绿叶移栽技术进行了系统试验。完成了脱毒枣苗工厂化育苗开发研究。结果生根率达到9...
关键词: 工厂化育苗 类菌原体脱除 绿叶移栽 
发展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被引量:6
《中国农学通报》1998年第5期49-50,共2页任东植 白莉 曲运琴 李峰 李富华 王文琪 
目前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已成为共识。但在红枣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笔者就其存在的问题作了调研,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1枣树生产存在的问题1.1在枣树栽植上,重栽轻管,新技术应用推广...
关键词:红枣 良种化 基地化 商品化 集约化 
环境条件与麦岩螨发生的关系初步观察
《植物保护学报》1992年第3期250-250,共1页井玉波 任东植 王随保 
麦岩螨[Petrobia latens(Müller)]为早地小麦的重要害虫。作者于1979—1989年在山西临汾等地作了环境条件与此螨发生关系的初步观察。一、发生与气温的关系 1985年12月31日,日均气温在—7.8℃时,成螨仍可产卵。春季日均气温在1.4—10....
关键词:环境条件 小麦 麦岩螨 害虫 相关性 
山西省麦田叶蝉种类调查被引量:1
《山西农业科学》1992年第5期27-29,共3页史忠良 尹青云 任东植 白莉 
我省麦田叶蝉不仅种类多、分布广,而且为害程度日趋严重。叶蝉为害影响小麦植株的光合作用、养分积累和分蘖及根系的发育,还会降低小麦的抗寒性和子粒的饱满度,有些种类是小麦红矮病的传毒介体。如1989年临汾地区吉县、大宁、永和、隰...
关键词:麦田 叶蝉 种类 
晋南小麦红吸浆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华北农学报》1990年第2期111-116,共6页井玉波 任东植 刘广瑞 郭贵明 李青森 
小麦红吸浆虫在土内有4种虫态,其分布以中层(7~13厘米)最多,下层(13~20厘米)次之,上层(0~7厘米)最少,20~38厘米仍有虫口分布.幼虫以上层为最多,中层次之、下层最少;圆茧以中,下层最多,上层很少;长茧及蛹以上层为最多,中、下层较少....
关键词:小麦 红吸浆虫 发生规律 山西 防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