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玉

作品数:15被引量:3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突变体早熟性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核农学报》《核农学通报》《山东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辐照小麦花粉的诱变效应被引量:3
《核农学报》1998年第4期210-214,共5页李新华 孙永堂 井立玲 刘树玉 侯广云 徐相波 
应用5Gy、10Gy、20Gy和30Gy60Coγ射线辐照4个小麦品种(品系)的成熟花粉,研究其杂交当代籽粒的发育,M1的生理损伤及M2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10Gy辐照小麦成熟花粉的诱变效果好;在M1中,10Gy处...
关键词:小麦 花粉 诱变效应 
辐照小麦花粉与有性杂交技术相结合选育小麦新品种被引量:2
《山东农业科学》1998年第1期5-8,共4页李新华 孙永堂 井立玲 侯广云 徐相波 刘树玉 
国家科委下达的"农作物辐射育种"(1996~2000年)课题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为母本,分别用5、10、20和30Gy60Co-r射线辐照处理4个小麦品种(系)的成熟花粉进行杂交授粉。通过对杂种后代的调查观察,以10Gy剂量辐照处理小麦的成熟花粉诱变效果好,在M2代突变性状中有...
关键词:太谷核不育小麦 辐照花粉 有性杂交 小麦 育种 
不同株高和熟性的小麦品种及其F_1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核农学通报》1997年第2期2-5,29,共5页刘树玉 王文美 李新华 井立玲 高国强 
通过凝胶电泳方法,对不同株高和熟性的12个小麦品种及其F1代两个生育期正伸长节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同品种或F1同一生育时期的酶谱带数基本一致,但酶带活性差异较大。株高不同品种酶活性表现为:矮秆>中秆...
关键词:电泳 小麦 正伸长节间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小麦品种早熟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麦类作物》1997年第1期19-21,共3页刘树玉 李新华 王文美 井立玲 
诸多研究表明:(1)温度和光周期是制约小麦抽穗和成熟的重要环境因子,它们通过Vrn基因和Ppd基因起作用,影响着穗分化的进程;(2)春化是冬性小麦品种抽穗结实的必经阶段,低温和短日照都可使春化完成,小麦不同发育阶段营养和生殖器官内激素...
关键词:小麦 早熟性 育种 
辐照小麦花粉对当代籽粒发育及幼胚培养的影响被引量:1
《核农学通报》1996年第4期160-162,共3页李新华 刘树玉 井立玲 孙桂芝 王文美 
应用5,10,20,30 Gy^(60)Coγ射线处理4个小麦品种(品系)的成熟花粉,研究对杂交当代籽粒发育及幼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20 Gy 剂量处理小麦花粉较为适宜,辐照剂量过大则使籽粒发育不充分,诱导不出愈伤组织。
关键词:辐照 花粉 幼胚 愈伤组织 小麦 
近地空间处理小麦干种子对 M_1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6
《核农学报》1996年第4期205-210,共6页刘树玉 李新华 井立玲 王文美 孙桂芝 高国强 代群 
通过"940703"卫星搭载进行近地空间处理小麦千种子,可使 M_2幼苗叶片数减少,苗高降低,田间的出苗率和成株率有所下降,而对根部的生长表现出刺激作用;与300Gy^(60)Coγ射线处理相比,其 M_1损伤效应显著降低,采用幼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
关键词:小麦 近地空间处理 生物学效应 种子 
核诱变技术在冬小麦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山东农业科学》1996年第4期4-7,共4页王文美 刘树玉 李新华 井立玲 孙桂芝 
山东省科委重点资助
80年代以来,采用不同诱变技术选育出200多个稳定株系,经筛选、鉴定、综合评议选育出40多个优良新品系。辐射与杂交相结合选育的稳定株系占总株系的45.6%;辐照干种子的选育效果恒定,稳定株系及优良新品系所占比率均达1...
关键词:冬小麦 诱变 育种 
辐射育成鲁麦20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
《核农学通报》1996年第1期9-11,8,共4页刘树玉 王文美 李新华 井立玲 侯广云 
对突变品种鲁麦20早熟、矮秆、红壳等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1)其早热性是由2~3对显性优势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且早熟×晚热组合的早熟性狭义遗传力较高,为45.70%~71.11%;(2)株高及穗部农艺性状中以株高狭义遗传力最大,平均78.12...
关键词:小麦 矮秆 早熟性 壳色 遗传分析 
鲁麦20号小麦早熟性的遗传分析被引量:3
《山东农业科学》1995年第3期8-12,共5页王文美 刘树玉 井立玲 李新华 侯广云 
特早熟小麦鲁麦20号分别与早、中、晚熟品种杂交,其后代均可获得超早亲P_1(鲁麦20)的早熟类型,幅度为11.5~61.7%,超早亲频率的顺序为早×早>早×中>早×晚熟品种;各组合后代早于晚亲类型高达90%以上。以鲁...
关键词:小麦 遗传力 鲁麦20号 早熟性 
诱变育种在山东省选育农作物新品种中的应用被引量:4
《核农学通报》1994年第3期126-128,共3页李新华 王文美 刘树玉 井立玲 
山东省植物诱变育种的研究起始于1960年,首先应用于小麦、玉米等作物。进入80年代以来,诱变与杂交、杂种优势利用以及离体培养技术相结合,提高了诱变效率,先后育成了一批农作物新品种,为山东省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作物 诱变育种 品种 山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