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茂乐

作品数:28被引量:4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建筑设计乡村传统村落建筑园林底座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上海城市管理》《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包装工程》更多>>
所获基金: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触媒视角下闽南传统村落活力再生研究——以福建省围头村为例
《中外建筑》2024年第9期91-97,共7页张璇 叶茂乐 王量量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FJ2021B194)。
在城乡二元格局背景下,闽南传统村落正面临文化传承失联、村落风貌受损、聚落结构松散、村庄肌理紊乱、文化特色缺失等一系列发展困境,其保护和复兴亟待重视。以触媒理论为基础,选取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通过实地调研和开源数据抓...
关键词:触媒理论 活力再生 传统村落 闽南 
闽南乡土建筑保护与活化研究
《城市建筑空间》2024年第4期97-99,共3页叶茂乐 王量量 苏永超 
2021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闽南乡村闲置空间活化利用研究(FJ2021B194)。
乡土建筑蕴含着地域性特色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随着城镇化加速,大量闽南乡土建筑保护面临压力。分析闽南乡土建筑及其分布特征,归纳其持续锐减的原因,以全面普查、制定标准、多元参与、强化培育、活态保护为抓手,提出...
关键词:乡土振兴 乡土建筑 保护与活化 
校地合作视角下传统村落闲置空间活化研究——以闽南地区为例
《城市建筑空间》2023年第12期89-91,共3页汪宇航 叶茂乐 王量量 
2021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闽南村落闲置空间活化利用研究(FJ2021B19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闽海民系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21FSHB021)。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落闲置空间活化成为研究重点。高校利用自身人才优势、专业技能参与乡村建设,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培育本土人才,同时创造实践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以闽南地区为例,分析传统村落现存问题,提出环境微整治、建筑微营造...
关键词:乡村振兴 校地合作 传统村落 活化策略 
乡村振兴中闲置空间再生利用研究——以晋江市乡村微更新实践为例被引量:10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97-103,共7页叶茂乐 
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FJJKCG20-006);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6C137)。
乡村闲置空间的再生利用对于激活村庄活力、盘活农民“隐形”土地资产、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晋江市乡村闲置空间微更新实践为例,通过梳理闲置空间的现状,对乡村闲置空间的再生利用进行研究,提出整合全域资源,分类...
关键词:乡村振兴 闲置空间 三生空间 再生利用 微更新 晋江市 
宋代造园文化背景下的古代女性坐具演进研究被引量:1
《包装工程》2020年第20期157-162,共6页付小利 叶茂乐 
目的研究宋代造园文化的特征及其与古代女性坐具演进的内在关联。方法以宋代园林的空间布局、使用功能、园林建筑、造园美学、历史变迁为切入点,结合两宋时期的文献典籍、绘画、壁画艺术等相关背景资料,剖析在宋代盛行的造园文化背景下...
关键词:宋代 造园文化 女性坐具 女性 
传统村落微介入式更新实践——以晋江市福林村为例被引量:1
《城市建筑》2020年第22期93-97,共5页孟晓鹏 叶茂乐 陈锦椿 
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项目(建科函〔2016〕96号);福建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FJ2016C137)。
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化形态,作为文化遗产,其面临保护与发展、适度与过度、近期与长远的多重矛盾,亟须探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改造模式和方法。本文针对我国传统村落在保护与开发中面临的困境,提出微介入更新理念,探讨有机更新理...
关键词:传统村落 微介入 更新实践 
现代佛教建筑中禅意空间的营造——以福林村禅学文化研究中心为例被引量:1
《中外建筑》2020年第7期40-43,共4页陈锦椿 叶茂乐 
福建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FJ2016C137);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项目(2016-r2-051)。
禅宗对中国哲学思想和艺术思想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与儒、道一起成为建构华夏美学框架的三大学术流派之一。禅意空间来源于禅宗思想,是佛教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诗意是禅意空间的不懈追求,其质朴、纯粹的精神内核如今正被广泛地运...
关键词:现代佛教建筑 禅意空间 营造 意境 
基于“共生理论”的滨海渔村旅游发展探究——以霞浦县东安村为例被引量:2
《城市建筑》2019年第22期14-20,共7页叶茂乐 林波 
福建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FJ2016C137);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项目(2016-R2-051)
随着国内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游内容的不断拓展,位于福建沿海的渔村正不断探索将村庄发展与旅游有效结合模式。以霞浦县东安村为例,引入"共生理论"并探索滨海渔村旅游发展的共生系统,提出对不同资源、不同环境和不同活动共生...
关键词:共生理论 滨海渔村 乡村振兴 东安渔村 
微观城市形态的创意产业承载力研究——以厦门市思明区为例被引量:1
《上海城市管理》2019年第3期22-28,共7页林波 叶茂乐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闽南城市微观形态的创意产业承载力研究(FJ2016C137)研究成果
体验经济时代,所有产业活动的开展乃至于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观感印象在物理层面来说必然要落实到城市的微观形态上。通过对城市微观形态内涵的界定,在对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的城市空间依存性进行细化的基础上,提出微观城市形态的创意产业...
关键词:厦门 微观城市形态 创意产业承载力 共生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钢笔淡彩作品选登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年第6期165-165,共1页叶茂乐 
关键词:淡彩 钢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