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辉

作品数:117被引量:952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桔小实蝇昆虫伴生菌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植保导刊》《热带农业科技》《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农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小蠹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对云南切梢小蠹地理种群遗传结构研究被引量:3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5期398-405,共8页马学玉 吕军 叶辉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青年项目(2014FD025)
采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COI基因)部分序列,对我国西南地区15个地点共计240个云南切梢小蠹个体进行扩增和测序.研究发现,云南切梢小蠹不同地理种群间在线粒体基因组水平上具有不同程度的多样性,位于云南省中部地区的采样...
关键词:云南切梢小蠹 线粒体COI 遗传结构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对5种切梢小蠹种间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2期126-130,共5页马学玉 胡劭骥 叶辉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FD025)
切梢小蠹属各种之前形态差异很小,种类鉴定困难.采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COI基因)部分序列,对5种切梢小蠹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研究分析发现:华山松切梢小蠹与其他4种切梢小蠹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再次证明华山松切梢小蠹是1...
关键词:切梢小蠹 线粒体COI 种间关系 遗传结构 
云南切梢小蠹对云南松树的蛀干危害及致死机理被引量:10
《生态学报》2010年第8期2100-2104,共5页吕军 叶辉 段焰青 廖周瑜 母其爱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8CD070)
蛀干危害是云南切梢小蠹致死云南松树的关键环节。通过控制云南切梢小蠹蛀干密度,对云南切梢小蠹在自然条件下蛀干行为与危害进行了首次探讨。结果表明,云南切梢小蠹蛀干密度与云南松存活率呈负相关,蛀干密度直接决定云南松死亡或存活...
关键词:云南松 云南切梢小蠹 蛀干 
针叶树木对小蠹虫的防御机制被引量:5
《中国森林病虫》2007年第6期21-24,44,共5页李青青 段焰青 叶辉 李丹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C0027Q)资助;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5Y0191B)资助
小蠹虫是针叶树木的重要害虫。为减轻或避免小蠹虫的危害,针叶树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了由原生性防御和诱导性防御构成的特定抗御体系,最终在与小蠹虫的竞争中获得了一席之地。文章综合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
关键词:小蠹虫 针叶树木 防御 抗性 
纵坑切梢小蠹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国森林病虫》2007年第1期32-36,共5页李青青 段焰青 吴继红 叶辉 
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0120053215003);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5Y0191B);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C0027Q)
纵坑切梢小蠹是欧亚大陆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文章系统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扩增后电泳分析、PCR-RAPD、PCR-RFLP分析和DNA序列分析等技术在纵坑切梢小蠹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重大成果,重点介绍了纵坑切梢小蠹起源及与...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 分子生物学 森林害虫 
疑山郭公虫对纵坑切梢小蠹捕食作用研究被引量:9
《林业科学研究》2006年第3期289-294,共6页叶辉 刘宏屏 
云南省攻关项目(2002NG04)
研究了疑山郭公虫对纵坑切梢小蠹成虫捕食量及对纵坑切梢小蠹繁殖过程和繁殖率的影响。在室温为22~24℃条件下,繁殖期疑山郭公虫平均每天可捕食纵坑切梢小蠹成虫0.61±0.043头。在实验室内,先将纵坑切梢小蠹引入云南松新鲜木段,7...
关键词:疑山郭公虫 纵坑切梢小蠹 捕食作用 
小蠹虫对针叶类寄主树木的选择危害机制被引量:17
《昆虫知识》2006年第1期16-21,共6页段焰青 叶辉 李青青 
云南省重点攻关项目基金(2002NG04);云南师范大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05Z002)资助
小蠹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也是近年来小蠹虫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文章对国内外小蠹虫寄主搜寻、寄主识别,以及适宜寄主选择等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报道。
关键词:小蠹虫 针叶林 寄主选择 危害 
纵坑切梢小蠹携带云南半帚孢研究被引量:1
《昆虫知识》2004年第6期555-558,共4页叶辉 母其爱 吕军 张东华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99C0 0 12 3M)
云南半帚孢 (Leptogramphyunnanensis)是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重要的共生真菌 ,在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寄主树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揭示 ,纵坑切梢小蠹主要通过与受到感染云南半帚孢的韧皮组织的接触携带上云南半帚孢的。...
关键词:云南半帚孢 纵坑切梢小蠹 成虫 共生真菌 寄主树木 韧皮 幼虫 携带 带菌率 体表 
干季中云南松对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Leptographium yunnanense)抗性的变化被引量: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9期84-88,共5页廖周瑜 叶辉 吕军 林雁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利用云南半帚孢测试了干季中云南松抗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云南松抗性的相对强弱与降雨量及环境温度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9 8和r=-0.462 7,|r0.05|=0.811,P>0.05.在干季前期,温度较低,降雨量偏少,松树...
关键词:云南松 纵坑切梢小蠹 云南半帚孢(Leptographiurn yunnanense) 抗性变化 
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毒素活性的生物检测
《林业科学研究》2004年第1期102-105,共4页廖周瑜 叶辉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1999C0012M)资助
比较研究了不同生物检测材料及方法在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毒素的生物活性检测上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该毒素不仅对云南松产生病害作用,对思茅松和华山松同样产生病害作用。用切根幼苗为材料对该毒素进行生测,所需时间虽较短...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 伴生菌 云南半帚孢 毒素 生物活性检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