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思睿

作品数:3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生活散杂居污名化社会形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武汉纺织大学学报》《民族论坛》《宜春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文化生活困境与对策分析——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被引量:7
《民族论坛》2013年第1X期69-73,共5页沈再新 向思睿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东部散杂居民族生活方式变迁与心理承受力研究>;项目编号:10YJCZH125
本文以武汉市为例,探讨了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文化生活困境,分析了其文化生活困境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散杂居 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 文化生活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形象现状及其真实形象塑造——以武汉市为例被引量:1
《宜春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33-36,共4页向思睿 沈再新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东部散杂居民族生活方式变迁与心理承受力研究"(项目编号:10YJCZH125)成果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形象对和谐互信的城市民族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针对现在武汉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形象存在的"污名化"问题,可从媒体舆论与社区舆论的角度提出重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形象的策略,以此来真实再现少数民族流...
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社会形象 污名化 
侗族习惯法“侗款”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功能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76-79,共4页朱宜 向思睿 
国家民委课题(10ZN03)
侗族习惯法——"侗款"是侗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前国家组织结构的一块活化石,它在构建侗族和谐社会中起到了教育的辅助作用,是侗族和谐文化代代传承的法律保障。本文介绍了侗款的起源、发展、传承与变迁,并分析了侗款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侗族 习惯法 文化变迁 社会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