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清良

作品数:6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HI-13串列加速器串列加速器加速管辐射防护能量刻度更多>>
发文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原子能科学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强流溅射源束流杂质的分析和消除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7年第4期753-755,共3页夏清良 孟波 魏蒙存 包轶文 王晓飞 游曲波 
在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上使用强流溅射源引出某些离子时,总是含有不必要的束流杂质。经详细分析后确定束流杂质主要是由离子源内部一个绝缘套筒造成的。本文对离子源内部结构进行了改进:在靶阴极与阳极之间的绝缘套筒上加上内外金属屏蔽...
关键词:束流杂质 绝缘套筒 金属屏蔽帽 
类金刚石碳剥离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5年第8期1509-1514,共6页樊启文 杜英辉 张榕 夏清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205251)
采用磁过滤阴极真空弧(FCVA)技术制备了质量厚度为5~7μg/cm2的类金刚石碳(DLC)剥离膜。用XP2U型精密电子天平测试分析了100mm范围内的DLC剥离膜均匀性,结果显示其最大不均匀性小于10%。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
关键词:类金刚石碳 剥离膜 磁过滤阴极真空弧 寿命 结构 
双面硅条探测器的研制与测试被引量:2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5年第2期336-342,共7页孙立杰 林承键 杨峰 郭昭乔 郭天舒 徐新星 包鹏飞 杨磊 贾会明 马南茹 张焕乔 刘祖华 夏清良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3CB834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727505;10735100;11375268)
研制了双面硅条探测器。探测器灵敏面积为48mm×48mm,厚约300μm,结面和欧姆面的硅条互相垂直,均由相互平行、宽度相等的48条组成,每条宽0.9mm、间距0.1mm。对其电气特性(耗尽偏压、反向漏电流、条间电阻)和探测特性(上升时间、能量...
关键词:双面硅条探测器 微电子工艺 电气特性 探测特性 条间串扰 
QWR铜铌溅射超导腔铜基频率的机械修正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4年第6期1120-1122,共3页郑健 彭朝华 周立鹏 孟波 夏清良 
对QWR铜铌溅射超导腔铜基进行频率修正时,需考虑温度导致的频率变化。本工作研究了铜基频率随温度的变化,并在液氮温度下进行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铜基频率的修正工艺。实验结果表明,150MHz的QWR铜铌溅射超导腔修正后的频率与预期...
关键词:QWR铜铌溅射超导腔 机械修正 频率 
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近期状况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8年第B09期251-253,共3页胡跃明 阚朝新 包轶文 苏胜勇 游曲波 王晓飞 杨涛 范宏盛 方玉庆 刘德忠 关遐令 杨宝君 夏清良 
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一直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近几年,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实验室的发展需求,陆续完成了注入器升级改造、能量重新刻度、分析磁铁电源改造、主真空系统改造等技术改造工作。新建两条专用实验束流线,正在进行辐射防护系...
关键词:注入器升级改造 能量刻度 辐射防护 束流管道 真空 
HI-13串列加速器加速管技术改造被引量:1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3年第6期513-518,共6页杨丙凡 秦久昌 张桂莲 苏胜勇 黄青华 胡跃明 关遐令 杨志仁 杨涛 阚朝新 范宏盛 彭朝华 隗永学 张秋红 方玉庆 夏清良 刘德中 杨宝君 侯德义 孟波 陈楠 金春生 刘春江 任印 周立鹏 
HI 13串列加速器加速管技术改造已经完成。用1根243 8cm和7根223 5cm的加速管替代了已使用16年之久的8根182 9cm加速管。为配合新加速管的安装,对加速器的主体布局进行了调整,对加速器的死区结构、充电系统、电阻分压系统进行了改造,重...
关键词:串列加速器 加速管 技术改造 传输效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