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军

作品数:10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信息甄别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控制操作风险信贷市场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金融》《金融研究》《金融与经济》《财会月刊(中)》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操作风险的计量被引量:2
《财会月刊(中)》2006年第12期52-53,共2页姜海军 惠晓峰 李雪松 
本文详细阐述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操作风险的定义和计量方法,并对操作风险计量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操作风险 新巴塞尔资拳协议 风险价值 
非正规金融与信息不对称被引量:2
《西南金融》2006年第11期60-61,共2页姜海军 惠晓峰 李雪松 
非正规金融广泛地存在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非正规金融以人缘、地缘或者其它商业关系为基础结成借贷关系,使得非正规金融部门可以方便地获取其服务客户的软信息,非正规金融部门与其服务的客户更趋于对称结构。同正规金融部门相比...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 信息不对称 金融抑制 
IRB法在防范商业银行未预期风险中的作用分析
《海南金融》2006年第8期48-51,共4页姜海军 惠晓峰 李雪松 
IBR法对信用风险未预期损失监管资本要求,按照公司、主权、银行、零售和股权类别分别规定了具体的计量方法,内部法计量未预期损失的资本要求和资本充足率的关键有两个:一是风险因素。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银行可以根据自己估计的风...
关键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IBR法 信用风险 监管资本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操作风险及其计量问题思考被引量:3
《金融与经济》2006年第8期50-51,共2页姜海军 惠晓峰 李雪松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把操作风险纳入风险量化和监管领域,要求国际活跃商业银行开发的操作风险计量模型能够处理操作风险损失概率分布厚尾特征。风险价值(VaR)是计量操作风险的基本思想,由于操作风险损失的不规律性使得操作风险计量模型复杂...
关键词:操作风险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风险价值 极值法 
抵押物对银行信用风险及社会福利影响的思考
《浙江金融》2006年第5期14-15,共2页姜海军 惠晓峰 
抵押物在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借贷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抵押物条款在贷款合同中经常被使用。但是。抵押物的使用无论是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还是对社会福利的影响。都存在广泛的争议。很多经济学家认为银行的主要经济功能是提供廉价的...
关键词:商业银行 社会福利 信用风险 抵押物 信贷资源配置 信息甄别 项目风险 贷款合同 经济功能 借贷关系 
内生化贷款额度的信贷市场信息甄别模型研究被引量:7
《金融研究》2006年第3期103-110,共8页姜海军 惠晓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573030)。
本文建立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由激励相容贷款合同构成的信贷市场的信息甄别模型。模型表明,由贷款额度和贷款利率组成的激励相容贷款合同,可以成为信贷市场的完美自我选择机制,信贷配给被消除,信贷市场可以出清,信贷市场存在多合同的...
关键词:信贷市场 信息甄别 逆向选择 信贷配给 纳什均衡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法损失覆盖机制研究被引量:1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3期10-12,共3页姜海军 惠晓峰 
内部法关于信用风险损失覆盖的基本框架是:首先,制定统一的监管资本标准和储备金标准;其次,明确用资本金覆盖一定置信度和期限下的未预期损失,用储备金覆盖预期损失的损失覆盖机制。文中指出内部法损失覆盖机制存在的应用问题和理论不足...
关键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内部法 采预期损失 预期损失 
商业银行使用抵押物引发的社会效率思考
《金融与经济》2006年第3期65-67,共3页姜海军 惠晓峰 
抵押物是银行贷款合同中的重要条款,传统的信贷理念认为,抵押物在银行的贷款合同中扮演着维持信贷市场纪律的角色,银行获得抵押物的保护越强,其提供的贷款就会越多。然而在社会效率价值取向上,在抵押物的保护下,银行缺乏项目风险筛选的...
关键词:抵押物 信息甄别 道德风险 社会效率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被引量:12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86-87,共2页姜海军 李雪松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在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两个概念,由于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有交叉,在使用的过程中时有混淆。本文廓清了这两个概念的确切含义,并指出了这两个概念的关系。
关键词:内部控制 COSO报告 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探析被引量:1
《技术经济》2006年第2期57-59,共3页姜海军 李会源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是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两个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公司治理针对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其目的是对经营者形成一种激励约束机制,主要涉及法律层面的问题;内部控制针对经营者和次级员工(一般管理者和其...
关键词: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 委托代理 企业所有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