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荣兴

作品数:9被引量:7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中药麝香酮花生衣药物动力学研究离子束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成药》《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国中药杂志》《核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血宁糖浆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1
《中成药》2003年第11期934-936,共3页朱立波 戴荣兴 
关键词:血宁糖浆 花生衣 紫外分光光度法 质量控制 中药制剂 
茯苓聚糖复合物抗肿瘤活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中成药》1992年第10期29-30,共2页王云萍 戴荣兴 
实验表明,茯苓聚糖复合物(U—P)对 S_(-180)腹水瘤的抑瘤率为50%左右。其抑瘤作用与剂量有关,以100mg/kg 剂量为最佳。能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提高脾指数,并对肿瘤细胞有直接作用。
关键词:茯苓 茯苓聚糖 抗肿瘤作用 
中药自芍在胃双对比造影中的作用被引量:4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年第1期25-26,共2页黄贤权 黄华 张跃忠 李志道 陈同钧 戴荣兴 陶迪生 
提高胃粘膜细微结构的显示是胃双对比造影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实验筛选观察到白芍在这方面的作用,用白芍煎液作胃清洗的60例与未清洗胃的60例作对照比较,经用Ridit 分析数据,白芍组的可信限为0.698~0.826,与对照组相比P<0.05,说...
关键词:白芍 胃炎 造影 
茯苓聚糖的氚离子束标记及其在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核技术》1990年第11期693-695,共3页谢炳华 张年宝 俞斌伟 秦锐芳 要福增 戴荣兴 方军 黄坚 
本文采用氚离子束标记法,对茯苓聚糖进行了标记,放射性比活性达1.81—2.07TBq/mmol。药物动力学研究证明~3H-茯苓聚糖尿素液口服灌喂小白鼠,按一定时间在尾部静脉取血样作放射性分析。得到的药-时曲线适合于双定模型。
关键词:^(3)H-茯苓聚糖 氚离子束标记法 药物动力学 
花生衣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0
《中国中药杂志》1990年第6期36-38,共3页张秀尧 凌罗庆 戴荣兴 
从花生衣中分得二个单体,根据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二聚原花色甙元-A类型化合物(Ⅰ)(暂命名为花生素),D-(+)-儿茶素(Ⅱ),Ⅱ为花生衣止血有效成分,Ⅰ也具有一些生理活性。
关键词:花生衣 化学成分 鞣质 
茯苓聚糖的氚离子束标记及其在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中成药》1989年第9期6-7,共2页戴荣兴 方军 谢炳华 张年宝 
实验采用氚标记化合物制备的新技术-氚离子束标记法,对茯苓聚糖进行了标记,放射性比活性达2.37~2.74,TBq/MMol 64~74 Ci/Mol)。药动学研究证明3H-茯苓聚糖尿素液口服灌喂小白鼠,按一定时间尾静脉取血样作放射性分析,得到的药-时曲线...
关键词:茯苓聚糖 药代动力学 氚离子束  
丹参注射液生产工艺探讨被引量:2
《中成药》1985年第5期3-5,共3页戴荣兴 刘重芳 沙大年 洪伟忠 
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对丹参注射液生产的各工艺步骤对有效成分提出量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生药水煎液浓缩程度、调醇浓度和活性炭用量等因素对丹参甲素及原儿茶酚醛的提取影响较大,通过几个工艺的初步比较,笔者认为北京...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 有效成分 去杂 活性成分 醇沉法 生药 改良明胶法 汤剂 水煎液 薄层色谱扫描 损失率 吸附剂 活性炭 
~3H-麝香酮阴道给药途径的探讨被引量:2
《中成药》1985年第3期5-6,共2页徐莲英 戴荣兴 陶建生 莫启忠 宫斌 茅惠明 王菊妹 
本文通过~3H—麝香酮对早孕小白鼠用三种给药途径所致体内各脏器分布量的区别,探讨了麝香酮抗早孕的临床应用与抗卑孕药物的给药途径。实验结果证明,~3H—麝香酮阴道给药后药物在子宫和卵巢中的分布量比其它给药途径有显著增加,并且有...
关键词:小白鼠 子宫 卵巢 给药途径 女生殖器 性腺 麝香酮 阴道给药 
~3H-麝香酮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中药麝香芳香开窍机理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4
《中成药》1984年第7期1-4,共4页莫启忠 宫斌 茅惠明 王菊美 徐莲英 戴荣兴 陶建生 
为研究麝香芳香开窍机理,我们以其主要有效成分麝香酮为研究对象,动态观察了~3H-麝香酮经灌胃和尾静脉注射两种途经进入小白鼠的体内过程,研究~3H-麝香酮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途径及代谢定位。初步证实:两种给药途径,均有吸收速度...
关键词:麝香酮 蓄积量 芳香开窍 小白鼠 中枢神经系统 灌胃给药 尾静脉注射 血脑屏障 中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