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华

作品数:11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施肥柱花草栽培杂交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玉米科学》《杂交水稻》《草业科学》《生物数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杂交玉米组合的农艺措施效应被引量:1
《玉米科学》1999年第3期42-44,共3页梁秀兰 朱芳华 
采 用3 个杂交玉 米组合 、3 种密度 、不同穗 肥用量和 不同基 肥处 理4 个 因素, 进行 正交试验。 结果表明 ,4 个因 素中,种植 密度是 对产量影 响最 大的 因素 ,其次 为穗 肥与 基肥 处理 ,3 个杂交玉 米组合产 量差别 ...
关键词:杂交玉米 组合 农艺措施 栽培 玉米 
广东玉米生产气象条件的计算机模拟分析被引量:4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96-100,共5页钟克友 梁秀兰 朱芳华 
广东省科委"九五"重点资助!9622033-04
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模型CERES-MAIZE,模拟了广东省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玉米生长发育过程,分析了玉米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春季播种的,产量较高,但早春的低温阴雨天气不利苗期的生长,易出现病虫害及湿害;中北部地区4...
关键词:玉米 气象条件 计算机模型 
半紧凑型春玉米的产量与叶片性状被引量:7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73-76,共4页朱芳华 梁秀兰 
广东省科委"九五"重点(9622033-04)资助
在华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场栽植粤顶9号玉米按45万株/hm2与675万株/hm22种密度,结果表明低密度下穗粒性状有改善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程度植株总叶龄变异较小,叶面积与干物质的增长呈指数曲线生长期内低密度植...
关键词:玉米 叶片 净同化率 叶龄 
杂交玉米组合的不同群体效应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10-25,共16页朱芳华 周天生 黄湛 张富明 梁秀兰 兰霞 
不同杂交玉米组合、不同群体密度试验于1996-1997年进行,在不同密度下各组合的产量和穗粒性状差异不显著,密度对半紧凑型玉米的叶面积和干物重及净同化率等性状的调节作用比紧凑型玉米掖单12号要大些,根据广东的情况,从各方面性状...
关键词:玉米 株型 密度 群体效应 杂交组合 产量 植株性状 
玉米生长与地面覆盖栽培试验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6-9,13,共5页周天生 朱芳华 黄湛 张富明 梁秀兰 兰霞 
在广州秋播玉米采用稻草覆盖与地膜覆盖和无覆盖相比,稻草覆盖的玉米产量和穗行数性状明显优越,穗长、行粒数、穗粗、千粒重等性状也有较好的趋势稻草和黑色地膜覆盖,均可减少杂草萌发稻草覆盖处理中萌发的杂草,仍然会不断生长。
关键词:玉米 地面覆盖 栽培试验 
不同性质肥料配施对春玉米产量的效应被引量:2
《作物研究》1998年第2期28-30,共3页梁秀兰 朱芳华 
1996年,采用穗期施化学氮肥(不同施用量)、冬作豌豆采收后豆苗压青作绿肥和生长激素(生多素)处理,结果认为三种措施配合的效应较好,有增产作用。绿肥压青主要通过增加穗长和行粒数对产量起作用;生多素宜配合施用。在土壤肥...
关键词:玉米 施肥 栽培 产量 肥料配施 
玉米施肥试验研究被引量:9
《玉米科学》1998年第1期69-72,共4页梁秀兰 朱芳华 
以穗肥不同施用量、绿肥压青作基肥和叶面喷施生多素三个因素进行试验 ,结果穗肥以公顷施 180kg尿素较施 2 70kg尿素的产量高 4 4 55kg ;绿肥压青作基肥优于没有绿肥压青 ;喷施生多素的效果不明显。三个因素的交互效应 ,以穗肥 180kg...
关键词:玉米 施肥 生多素 
稻麦理论分蘖出叶数及其增长公式
《生物数学学报》1996年第S1期89-93,共5页龚兆敬 朱芳华 
稻麦作物分蘖出叶的数值化研究是作物形态发生光合功能等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根据稻麦叶蘖同伸规律,设n为主茎总叶龄,Li为第i次分蘖上的理论出叶数,K为分蘖的最高次数,则Li和K均是n的函数.如果主茎芽鞘节和分蘖的芽鞘节均不发生...
关键词:叶蘖同伸规律 分蘖 叶片 水稻 小麦 数学归纳法 
杂交水稻叶穗同伸规律及其在生产上应用研究被引量:1
《杂交水稻》1995年第4期30-31,共2页刘振宇 余琼芝 朱芳华 赖桂澄 陈昭声 
以广东近年种植的8个杂交水稻优良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杂交水稻稻穗发育同伸叶的规律和稻穗发育与叶龄余数的相关关系,并且结合过去的研究,建立了广东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的叶龄模型.
关键词:杂交水稻 稻穗发育 叶龄余数 叶龄模型 
格拉姆柱花草的土壤肥力限制因子被引量:5
《草业科学》1991年第2期30-34,共5页朱芳华 骆世明 吴灼年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研究室高效热带亚热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采取广东11个主要类型土壤于1988年4月~10月盆栽格拉姆柱花草(Stylosanthes guanensis cv.Graham)试验以确定柱花草的土壤肥力限制因子,并采用主分量分析,通径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从不同方面分析土壤肥力、柱花草性状及其间相互关系...
关键词:柱花草 土壤肥力 通径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