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达

作品数:17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汶川震灾获奖作品刻板印象中国新闻奖抽屉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视听》《视听界》《南方电视学刊》《东南传播》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视消息听觉文本的编写技巧——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被引量:1
《阅读与写作》2009年第9期7-9,共3页李兴达 
早期的英国文化研究学者认为,任何能够表达出探询社会文化深层企图的客体都是“文本”。换言之,个人或社会的全部现象都可被视为文本,从而将这一概念仅能用于语言和文学层面的认识藩篱予以拆解。因为媒介本身就是一种“意指”再生系...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 “文本” 获奖作品 编写技巧 电视消息 听觉 社会文化 文化研究 
略析电视消息听觉文本的编写技巧——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中国编辑》2009年第4期59-60,86,共3页李兴达 
电视消息由于受时间限制,画面跳跃偏大,仅凭视觉理解难度较高,所以诉诸听觉的内容愈显重要。为此,其听觉文本的编写须尊重口语表达习惯,多用双音节词和适当考虑语音修辞规律,尤其要善于运用好同期声。
关键词:电视消息 听觉成本 编写技巧 中国新闻奖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定量研究被引量:2
《现代视听》2009年第3期13-17,共5页李兴达 王玉招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Innovation Project of Guangxi Graduate Education--<中国新闻奖获奖电视作品研究>之阶段成果;项目批号为2008106030503M14
本文以1991年-2008年"中国新闻类"获奖作品为考察样本,分别对获奖数量趋势、体裁分布状况、获奖率以及作品题材比例、地域奖额差距、报道倾向权重等内容进行量化分析,从中可折射出新闻奖评奖制度的潜移默化影响。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 电视作品 定量分析 
“拉抽屉”,还是“挑樱桃”?——解析汶川震灾的5S直播架构兼与关德兵商榷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2期91-95,共5页李兴达 
央视对汶川地震的直播分为弃置信息噪音、整顿媒体资源、清扫传播盲区、持续守望社会及提升双重素养共五个层面,即5S架构,属灾难新闻的播报典范之一。
关键词:灾难 5S活动 直播架构 
汶川大地震中新闻舆论监督的突围与媒体守望被引量: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11期65-66,共2页靖鸣 李兴达 
五月的天府之国经历了一场空前浩劫.突发的浅源巨震令数万生灵惨遭涂炭。我国媒体相时而动,及时、连续、全面、深入的抗震救灾报道.起到了满足讯息需求、抚慰灾区情绪、舒缓民众压力、填补资讯空档、阻遏谣言疯长的作用,受到国内舆...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 媒体 守望 突围 地震 抗震救灾 国际舆论 传播体制 
我国纸媒中的广西形象研究
《桂海论丛》2008年第5期79-82,共4页李兴达 
文章采用文本分析和量化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考察了我国部分报纸对广西宣传报道的特点及问题,尝试性地分析了新闻宣传、区域形象与经济发展之关系,并提出了提升广西知名度、打造良好广西形象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广西形象 纸媒 民族宣传 刻板印象 
“拉抽屉”,还是“挑樱桃”?——解析汶川震灾的5S直播架构兼与关德兵商榷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45-48,共4页李兴达 
央视对汶川地震的直播分为弃置信息噪音、整顿媒体资源、清扫传播盲区、持续守望社会及提升双重素养共五个层面,即5S架构,属灾难新闻的播报典范之一。
关键词:灾难 5S活动 直播架构 
“拉抽屉”还是“挑樱桃”——解析汶川震灾的5S直播架构兼与关德兵商榷
《南方电视学刊》2008年第4期34-37,共4页李兴达 
无论肇始于天灾还是人祸,灾难都是发生于特定时空的社会事件,对社会或该社会的某一自足区域造成严重损坏,招致人员及物质损失,以致社会结构瓦解,无法完成重要功能或工作(Fritz,1961)。此刻,媒体常规编排模式的消解力度与灾情...
关键词:直播报道 架构 震灾 抽屉 《国际新闻界》 解析 樱桃 社会事件 
人本理念的传媒实践--汶川震灾报道得失谈被引量:3
《新闻记者》2008年第7期41-43,共3页靖鸣 李兴达 
“敞开心怀,打开钱包,张开血管。”《澳大利亚人报》如此描述全体华人对震区灾民的救助。刻上国殇烙印的汶川特大地震.不仅震撼着炎黄子孙的心.更张扬着新闻媒体的情。天灾发生后,我国媒体紧急总动员,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并把宣传...
关键词:传媒实践 人本理念 《澳大利亚人报》 得失 震灾 新闻媒体 应急机制 抗震救灾 
我国纸媒中的广西形象研究——以2006年为中心被引量:3
《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125-131,共7页李兴达 
对于媒体如何呈现广西形象这一问题,业界的研究尚显语焉不详。笔者由此切入,运用传播学内容分析法,大致勾勒出报纸所建构的广西及其族群形象。此外,通过对样本的定量与定性考查,厘清了相关报道的特点及问题,且对新闻宣传、区域形象与经...
关键词:广西形象 纸媒 民族宣传 刻板印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