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华海

作品数:8被引量:7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金矿床热液成矿机制热力学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地质情报》《地学前缘》《矿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分形理论与成矿作用被引量:29
《地学前缘》2000年第1期195-204,共10页张哲儒 毛华海 
国家攀登预选资助项目!(95预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873027)
总结近年来分形理论在成矿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主要表现在 :矿床的空间分布具分形和多重分形性质 ,表明成矿作用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具标度不变性 ;钻孔中金属品位的频率分析表明品位的分布具分形和多重分形结构 ,其结构...
关键词:成矿作用 矿床分布 储量 品位 分形理论 
热液中金的沉淀机理研究综述被引量:5
《黑龙江地质情报》1997年第3期9-11,共3页毛华海 
关键词:热液  沉淀机理 金矿床 成矿机制 
关于“金与甘氨酸配合作用实验研究中的某些问题”的讨论─—答复周朝宪、季宏兵和王中良
《地质地球化学》1997年第3期94-96,共3页毛华海 张哲儒 
分析了金与甘氨酸配合作用实验研究中的某些问题,包括甘氨酸的热稳定性,氧逸度的概念,样品管内的压力、样品管材料对实验的影响及配位数的确定。
关键词: 甘氨酸 配合作用 金硅配合作用 矿物实验 
东北寨金矿床成矿机制:地球化学热力学研究被引量:3
《矿物学报》1997年第4期463-471,共9页毛华海 张哲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373179;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联合资助
本文依据地球化学热力学方法圈定了东北寨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成矿条件,探讨了热液中金的溶解迁移形式及成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Au(HS)-2和AuH3SiO04为金的主要迁移形式,随着主期硅化的发生,金的有效载体从AuH3SiO04转为Au(HS)-...
关键词:微细浸染型 金矿床 地球化学 热力学 成矿机制 
热液中金的沉淀机理研究综述被引量:15
《地质地球化学》1997年第2期89-92,共4页毛华海 张哲儒 
金的沉淀机理是了解热液金矿床成矿机制的关键。本文总结了金从热液中沉淀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各种主要含金配合物的溶解度拨制机制,阐述了矿物表面吸附/还原以及电化学富集等矿物表面作用对金沉淀行为的制约。
关键词:热液 金矿床 沉淀机制 配合物溶解度 表面作用 
热液成矿流体中的有机物质被引量:21
《地质地球化学》1997年第1期85-91,共7页庄汉平 卢家烂 温汉捷 毛华海 
热液流体中的主要有机质包括腐殖物质(t<50℃)、有机羧酸(t=80~140℃)、原油(120~180℃)和水溶性甲烷气(180~300℃)。腐殖物质在初始矿源层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在腐殖酸缩合成干酪根过程中通过去氧而导致还原的成岩环境,...
关键词:热液 成矿流体 有机物质 油矿床 甲烷气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实验和热力学研究──以东北寨金矿为例(摘要)
《地质地球化学》1996年第6期109-110,共2页毛华海 
关键词:金矿床 浸染型金矿 细粒金矿 热力学 
金与甘氨酸配合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地质地球化学》1996年第1期98-103,共6页毛华海 张哲儒 
本实验在80℃和大气氧逸度条件下,测定了金在1000×10-6甘氨酸溶液中的平衡浓度为56×10-6。对金与甘氨酸配合作用的标定结果显示,配合物的形式为AuG2-,配合反应Au+2G-=AuG2的平衡常数logK11(80℃)=15.49。红外光谱研究表明,...
关键词:甘氨酸 溶解实验  配合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