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成松

作品数:16被引量:14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稠油稳定性稠油乳状液TR乳状液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地质与工程》《材料开发与应用》《钻采工艺》《内蒙古石油化工》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CO_2气液两相缓蚀剂SM-12B及其性能评价被引量:7
《腐蚀与防护》2011年第4期281-284,共4页刘多容 孙勇 潘成松 黄贵存 
针对CO_2气液两相腐蚀的特点,通过合成双咪唑啉季铵盐和多单元吗啉环己胺缓蚀剂,再与含硫有机物及炔醇类缓蚀剂进行复配,得到抑制CO_2腐蚀的气液两相缓蚀剂SM-12B。通过失重法研究了SM-12B缓蚀剂在模拟气田采出液中的缓蚀率,用极化曲线...
关键词:CO2腐蚀 缓蚀剂 气相 液相 双咪唑啉季铵盐 多单元吗啉环己胺 
O/W型TR-02稠油乳状液的配制及静态稳定性评价被引量:4
《海洋石油》2009年第2期51-54,59,共5页陈玉祥 潘成松 王霞 廖长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资助(07E1017)
针对河南油田L131井稠油,采用自制的TR-02乳化剂,根据稠油乳化降黏原理及O/W型乳状液的形成机制,研究了乳化剂的类型和含量、乳化方式、搅拌方式和搅拌速度、相体积分数等对O/W型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初步探讨了在TR-02中加入...
关键词:稠油 O/W型乳状液 配制 稳定性 
TR-01稠油乳化降粘剂的研制及现场性能评价被引量:7
《特种油气藏》2009年第3期82-84,共3页胡刚 李刚 潘成松 文翔宇 张宝龙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资助(07E1017)
针对河南油田井楼区块稠油,通过实验研究了自制乳化剂TR-01的稳定性,分析了矿化度对其降粘性能的影响等,确定了现场加药最佳浓度。实验结果表明,TR-01乳化降粘剂具有很好的乳化降粘作用(降粘率达到99%以上),配制成本也较低,对井楼区块...
关键词:稠油 乳化降粘剂 降粘率 性能评价 
Si69和Si264在有效硫化体系中补强效果之比较被引量:3
《世界橡胶工业》2009年第3期8-13,共6页孙燕 朱臣昌 潘成松 
白炭黑是浅色制品主要的补强填料之一。与炭黑相比,其橡胶-填料间的相互作用较弱,这个问题可通过在胶料中添加硅烷偶联剂来克服。因而选择适宜的偶联剂非常重要。该文的研究对比了双(3-三乙氧基硅烷丙基)四硫化物(Si69)和3-氰硫基丙基...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 橡胶 补强 物理机械性能 
表面活性剂在稠油降粘中的应用被引量:16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陈玉祥 王霞 潘成松 刘多荣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介绍了各种表面活性剂在稠油降粘中的应用情况,并对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前景及稠油降粘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稠油 降粘 应用 
油气田酸化用缓蚀剂双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及评价被引量:12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8年第11期4-7,10,共5页潘成松 王霞 李刚 刘多容 
采用癸二酸、三乙烯四胺、氯化苄为原料合成一种双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用红外光谱表征。模拟油气田压裂酸化液,用失重法研究缓蚀剂浓度、介质温度、酸化液含量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缓蚀剂最佳使用量为300 mg/L;随着温度升高和酸...
关键词:双咪唑啉季铵盐 缓蚀性能 失重法 极化曲线 
微波烧结Al_2O_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研究被引量:6
《材料开发与应用》2008年第2期14-17,共4页王霞 潘成松 陈玉祥 
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206130);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CXJJ27093)
以分析纯Al(NO3)3.9H2O·NH3.H2O和50 nm的SiC粉体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干凝胶,经热处理合成Al2O3/SiC纳米复合粉体。利用微波烧结制备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并与常规烧结比较,分析了两种烧结方法对制备试样的力学性能影响。结...
关键词:微波烧结 常规烧结 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 力学性能 
微滤膜技术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1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8年第1期43-46,共4页刘多容 陈玉祥 王霞 潘成松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为:CXJJ27045)
随着膜制造技术的发展,微滤膜在油田采出水处理中具有越来越大的优势。文章对微滤膜的特点和过滤分离原理进行了阐述,对比分析了有机高分子微滤膜、无机陶瓷微滤膜和复合微滤膜各自的优缺点、制备工艺以及在油田中的应用情况,针对微滤...
关键词:微滤膜 制备 过滤 机理 采油污水 处理 膜污染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被引量:16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年第5期65-68,共4页王霞 潘成松 范舟 刘多容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编号CXJJ27093)项目资助。
简要阐述了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概况、微生物驱油机理,主要阐述了微生物对原油的乳化作用、携带、剥离油膜、生物气以及界面富集等,描述了微生物菌种的筛选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及内源微生物采油工艺,指出了微生物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具有良...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 机理 菌种选择 技术发展 
稠油水热裂解采油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第8期111-113,共3页王霞 潘成松 郭清 景步宏 
本文对水热裂解开采稠油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综述。水热裂解降粘开采稠油技术,是在注入蒸汽的条件下,借助于稠油与蒸汽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降低稠油的粘度,从而达到井下降粘开采稠油的目的。水热裂解开采稠油技术具有很高的潜在价...
关键词:水热裂解 稠油 影响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