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隹

作品数:11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福州市委更多>>
发文主题:省会中心城市城市发展地名海峡西岸经济区断想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福建文学》《福州党校学报》《开放潮》《福建经济》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构建福州市幸福指数工作体系的初步设想
《福州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52-55,共4页潘隹 
幸福指数作为公共管理、公共决策领域的新热点,其基本理念和工作方法被越来越多的省市所接受并引进政府工作。建立健全符合福州实际的幸福指数工作体系,应采取政府主导、社会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模式,建立健全相应的指标设置体系、指...
关键词:幸福指数 工作体系 福州市 
加强银地合作 优化海西省会中心城市金融环境
《福州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18-21,共4页潘隹 
银地合作能有效解决银行与地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利益价值的差异、工作分工的错位等问题,从而促进双方的共生共荣。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和银行自身的改革,金融对地方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尤其凸显。但是,福州市对银地合作在思想认识、体制机...
关键词:省会中心城市 银地合作 金融环境 福州 
海西建设背景下的福州省会中心城市功能定位被引量:2
《福州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34-37,共4页潘隹 张兰英 
2009年福建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009R021)阶段性成果
对福州城市功能进行历史性分析,纵向考察福州城市功能产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揭示福州城市功能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福州城市功能演化的趋势。在新的背景下,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将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
关键词:省会中心城市 功能定位 海峡西岸经济区 福州 
简论福州市老地名的保护
《福州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72-75,共4页潘隹 朱红艳 
福州老地名是福州历史的象征、文化的标志、风俗的符号,保护老地名就是保护福州的历史文化。但福州市老地名的保护、利用工作现状,却与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新要求存在不相适应之处。指出福州市老地名保护工作应当在建制、修规...
关键词:福州市 地名保护 文化遗产 
南方的雨(外一首)
《福建文学》2008年第7期50-50,共1页潘隹 
关键词:雨刷 古都 南风 车窗 建筑 高压输电塔 公务旅行 渡口 潜意识 紫砂壶 
福州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评析
《福州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77-80,共4页潘隹 
福州房地产业充分发挥了国民经济带动先导产业的作用,体现了区域经济的优势和特点,较好地执行和适应了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基本平衡,供给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基本协调,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关键词:经济发展现状 福州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宏观调控政策 市场供求关系 消费需求结构 先导产业 房地产业 区域经济 供给结构 带动 
福州城市发展“西拓”战略探析
《福州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73-74,共2页潘隹 
福州城市发展的“西拓”战略,顺应了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流,符合城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规律,拓展了福州的城市空间格局,拓宽了城市化发展途径,促进市带县体制的突破。
关键词:福州 城市化 城市经济 产业结构 城市规划区 城镇化 
福州城市发展模式断想被引量:1
《福州党校学报》2002年第4期74-75,共2页潘隹 
福州在 2 1世纪头一、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期的城市发展模式是采取外延扩展和政策诱导并重的方式 ,建设一个城市化水平达 60 %、有 3 0 0万以上城区人口的横跨两江、依托闽江口三角洲、面向台湾海峡的滨海大都市。
关键词:福州 城市发展 模式 
把握对台贸易新机遇
《福州党校学报》2002年第2期75-76,共2页潘隹 
中国入世 ,为加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福州市应充分发挥优势 ,抓住机遇 ,进一步发展榕台经贸合作。
关键词:中国大陆 WTO 贸易 台湾省 经贸合作 
招贤纳士兴闽都——福州市构筑“人才高地”纪实
《开放潮》2001年第5期44-45,共2页潘隹 
关键词:福州 人才资源 开发 政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