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雅

作品数:26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幽门螺杆菌微量元素肝硬化血管生成十二指肠溃疡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新乡医学院学报》《广东微量元素科学》《中国综合临床》《中华消化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结直肠癌血管生成、转移的关系被引量:7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73-75,I004,共4页郑丰平 袁世珍 王俊雅 冯智英 文卓夫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A2 0 0 12 0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血小板反应素 (TS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与结直肠癌微血管计数、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 (S P法 )检测 10 5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组织中的微血管计数 (MVC)和VEGF、TSP蛋白...
关键词:血管生成因子 肿瘤转移 结肠癌 直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反应素 
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与结肠癌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1
《中华消化杂志》2001年第12期749-750,共2页郑丰平 袁世珍 王俊雅 冯智英 文卓夫 
关键词:抑癌基因P5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结肠癌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大肠癌血管生成、转移的关系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1年第4期29-32,共4页郑丰平 袁世珍 王俊雅 冯智英 邵春奎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素(TSP)在大肠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微血管计数、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105例原发性大肠癌手术切除组织中的微血管计数(MVC)和VEGF、TSP蛋白表达。结果:...
关键词:大肠癌 VEGF表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阳性率 血管生成 远处转移 微血管计数 阴性 蛋白表达 淋巴结转移 
消化性溃疡出血影响因素调查及护理对策
《广东医学》1999年第12期980-981,共2页林金香 卢卉 王俊雅 
目的 为了探索消化性溃疡(PU) 出血影响因素的发生规律,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方法 查阅并分析了155 份已出院的有明显影响因素PU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 发现PU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服用某些药物、PU多次复发、饮...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出血 诱因 护理 影响因素 
血清甘胆酸动态水平在肝硬化疗效观察及预后中的意义
《中国综合临床》1999年第3期383-384,共2页陈渝萍 王俊雅 
关键词:肝硬化 药物疗法 疗效观察 血清 甘胆酸 预后 
结肠镜检查检出大肠肿瘤337例分析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1998年第3期249-250,共2页王俊雅 陈小良 郑丰平 田虹 邹仕恩 钟国钧 
大肠息肉是结肠常见疾病,其中肿瘤性息肉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因此.本文对2738例纤维结肠镜检出大肠息肉,息肉癌变,大肠癌进行分析。
关键词:结肠镜 大肠肿瘤 大肠癌 病理学 
血清甘胆酸动态水平在肝硬化疗效观察中的意义被引量:2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1998年第1期63-65,共3页陈渝萍 王俊雅 
许多研究表明,血清甘胆酸(Cholylglycine acid简称SCGA)含量测定对肝硬化的论断比常规肝功能试验敏感,但SCGA对肝硬化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后疾病转归及肝脏代偿功能的判断 是否比常规肝功能试验敏感,目前尚缺乏系统对比研究。本文通过...
关键词:血清甘胆酸 肝硬化 SCGA 肝脏功能 肝病 
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治疗前后微量元素测定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1997年第2期161-162,共2页王俊雅 尹颂超 田虹 梁业成 李增禧 
幽门螺杆菌(Heljcobacter pylori,Hp)是溃疡病的病因之一,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Wlcer,DU)与微量元素关系密切,Hp与微量元素关系应进一步探讨,对Hp阳性DU,Hp根除后Hp阳性转阴DU血清微量元素测定,并与Hp阴性DU组对照,了解其间...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溃疡 微量元素 含量测定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病理特征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1997年第2期163-164,共2页田虹 王俊雅 尹颂超 缪惠标 
萎缩性胃炎则一般被认为是胃癌发生的最危险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Hp与不同类型的胃炎之间的关系,我们对1165例Hp阳性及1403例Hp阴性慢性胃炎患者从胃粘膜病理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细菌感染 胃炎 病理特征 炎症活动 
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意义初探
《临床消化病杂志》1997年第3期132-133,共2页陈渝萍 王俊雅 
正常肠道菌群在肝胆代谢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已不容置疑。肝硬化时,肠道菌群状态的变化对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目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了解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状态,对于从肠道微生态学角度去研究肝硬化及防治某些并发症的发...
关键词:肝硬化 肠道菌群 防治 并发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