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兵

作品数:57被引量:686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主题:锆石U-PB定年古特提斯洋古特提斯地质意义结合带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地质学报》《地质力学学报》《矿物岩石》《科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藏高原构造混杂岩带的孕灾地质基因与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被引量:3
《地质学报》2024年第3期992-1005,共14页张永双 王冬兵 李雪 吴瑞安 唐渊 任三绍 李金秋 罗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41017);国家地质调查专项项目(编号20190505)联合资助的成果。
孕灾地质基因是指一定区域所具有的促进地质灾害孕生的内在关键因素。板块构造混杂岩带所处的特殊构造部位决定了其复杂的演化过程和特殊的地质基因。本文在梳理青藏高原构造混杂岩带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其孕灾地质基因,包括活...
关键词:板块构造结合带 地质基因 蚀变蛇绿岩带 斜坡地质灾害 隧道稳定性 
滇西就康地区芒汇河组厘定:来自锆石U-Pb年龄和双壳化石的证据
《地质通报》2023年第2期239-251,共13页罗亮 王冬兵 楚道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古生物与锆石年代学综合研究限定南澜沧江带中—晚三叠世火山地层时代》(批准号:4180203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西南重大工程地质安全调查与评价》(编号:DD20221811);《西南地区区域基础地质调查》(编号:DD20221635);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典型地区岩石圈组成、演化与深部过程》(编号:2019QZKK0702)。
滇西云县—景洪一带广泛分布的火山-沉积地层不仅是南澜沧江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赋存着丰富的铜(银)矿,其划分对比一度存在争议,制约了对南澜沧江构造带演化和铜矿成矿地质背景的认识。在景谷县就康剖面下部晶屑凝灰岩中,获得LA...
关键词:晚三叠世 锆石U-PB测年 双壳化石 凝灰岩 南澜沧江带 地质调查工程 滇西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工程选址面临的地质安全挑战被引量:7
《地质力学学报》2022年第6期907-918,共12页李滨 殷跃平 谭成轩 高杨 万佳威 丰成君 刘健 王冬兵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81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004301)。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是全球构造活动最强烈、地质环境最复杂、地质灾害最频发的地区之一,工程规划建设面临板块构造带的构造错断、深埋工程灾变、松动山体失稳、流域性地质灾害链等灾难性地质安全风险。如何在活动构造带内选择相对稳定与...
关键词:喜马拉雅东构造结 工程选址 地质安全 风险评估 工程地质 
鲜水河断裂带色拉哈段中谷村一带的最新地表破裂讨论被引量:3
《地质力学学报》2022年第6期969-980,共12页韩明明 陈立春 曾蒂 李彦宝 梁明剑 高帅坡 王冬兵 罗亮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218);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811,DD20221635)。
鲜水河断裂带色拉哈段是2014年康定M_(S) 6.3地震的发震断裂段,其最新一次地表破裂事件(1725年康定7级地震)的离逝时间较长,是最可能发生7级以上地表破裂型大震的危险地段之一。获得色拉哈段最新地震地表破裂的展布范围对确定断裂带的...
关键词:鲜水河断裂带 色拉哈段 地震地表破裂 探槽 2014年康定6.3级地震 
中国西南地区地质调查工作十年(2011—2020)进展综述被引量:6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2年第4期507-528,共22页林方成 李生 曾琴琴 任光明 王冬兵 张启跃 葛华 顾鸿宇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项目(DD20160020);基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053、DD20190054)。
近十年(2011—2020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旺盛,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地质工作适应需求变化历经深度的转型发展,西南地区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和成果。本文作者基于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南地区地质...
关键词:西南地区 地质调查 找矿突破 进展和成果 转型发展 展望 
藏东昌都地块东南缘贡觉地区中深变质岩系的岩石学和年代学特征被引量:2
《岩石学报》2022年第11期3302-3320,I0004-I0016,共32页唐渊 秦雅东 王冬兵 李勇 巩小栋 王保弟 任光明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702);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21635、DD20190053、DD20221811)联合资助.
青藏高原东缘的昌都地块是连接青藏高原腹地和藏东南三江-印支地区的关键区域,发育有较完整的晚古生界,以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广泛分布为特色;但其前寒武纪基底岩系出露较少,主要以宁多岩群(Pt_(1-2)Nd.)和草曲群(Pt_(3)C)为代表。本...
关键词:昌都地块 宁多岩群 变质作用 古特提斯洋 俯冲带 
昌宁-孟连结合带东部泥盆系—石炭系南段组研究新进展及其对特提斯洋演化的启示被引量:3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2年第2期242-259,共18页罗亮 王冬兵 尤廷海 谢韬 姜丽莉 黄晓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203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053,DD20221635);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702)。
原—古特提斯洋之间的构造转换方式一直是国际国内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南段组是昌宁-孟连结合带东侧地层重要组成部分,其沉积时代、沉积环境和与特提斯演化的关系均存在争议,制约了对昌宁-孟连结合带乃至东特提斯洋演化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碎屑锆石年代学 沉积环境 地球化学 特提斯 冈瓦纳大陆 
藏东贡觉—白玉地区金沙江构造混杂岩带物质组成的厘定被引量:5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2年第2期260-278,共19页唐渊 秦雅东 巩小栋 刘函 王冬兵 王保弟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053、DD2022163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B2301302);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702)联合资助。
金沙江构造混杂岩带保存了大量与古特提斯洋的形成与扩张、洋-陆俯冲、洋盆闭合和陆-陆碰撞等地质过程相关的变形、变质和岩浆作用的重要信息,是研究碰撞造山作用和板块构造的重要视窗。本文主要基于对藏东贡觉—白玉地区开展的1∶5万...
关键词:藏东 金沙江构造混杂岩带 古特提斯 构造岩块 榴辉岩 
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结合带: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的界线被引量:9
《地质通报》2021年第11期1783-1798,共16页王保弟 王立全 周道卿 王冬兵 于云鹏 闫国川 吴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羌塘中部泥盆纪—石炭纪岩浆作用对古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的制约》(批准号:41773026);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典型地区岩石圈组成、演化与深部过程》(编号:2019QZKK0702)。
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的界线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青藏高原及三江造山带构造格局、特提斯演化等方面的深刻认识。根据新的地质调查资料与研究成果,在梳理有关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界线不同观点的基础上,...
关键词:龙木错-双湖结合带 昌宁-孟连结合带 特提斯洋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冈瓦纳大陆 泛华夏大陆 
西南三江特提斯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0
《地质通报》2021年第11期1799-1813,共15页王冬兵 王保弟 唐渊 罗亮 贺娟 姜丽莉 赵鹤森 陈莉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典型地区岩石圈组成、演化与深部过程》(编号:2019QZKK0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古生物与锆石年代学综合研究限定南澜沧江带中—晚三叠世火山地层时代》(批准号:4180203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三江造山带昌都—澜沧地区区域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053)。
西南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造山带是连接青藏高原与东南亚的桥梁,是特提斯研究的关键场所。通过回顾近十年来西南三江特提斯研究在原特提斯、高压榴辉岩带、弧后盆地结合带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指出了甘孜-理塘古特提斯洋及义敦...
关键词:三江造山带 特提斯 多岛弧盆系 单向裂解与汇聚 地球动力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