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斌

作品数:17被引量:32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天然气盆地勘探部署大中型气田含气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天然气地球科学》《地学前缘》《地球科学进展》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含煤盆地转化为含煤-含气(油)盆地的构造地质环境被引量:4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265-278,共14页王庭斌 张亚雄 董立 张玉银 
与含煤岩系相关大气田的开发是中国天然气储产量快速增长的主体,为了进一步阐明与含煤岩系相关大气田的勘探前景,在概述了已发现大气田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用实例总结了含煤-含气(油)盆地形成条件,明确指出虽然不同类型含煤盆地发展演化...
关键词:含煤岩系 含煤盆地 含煤-含气(油)盆地 构造地质环境 石油地质 
中国与煤成气相关的大型、特大型气田分布特征及启示被引量:8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年第2期167-182,共16页王庭斌 董立 张亚雄 
与煤成气相关的大型、特大型气田是中国天然气储量的主体。中国含煤盆地众多,但是只有少数大、中型含煤盆地具有形成大型、特大型气田的地质条件。含煤岩系沉积后的构造地质环境对形成煤成气藏的影响更为重要。生气高峰期及成藏期越晚,...
关键词:气田分布特征 大型 特大型气田 煤成气 含煤-含气(油)盆地 中国 
中国天然气储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被引量:7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年第3期290-296,共7页王庭斌 
1982年以前,中国天然气储产量增长缓慢。1983年初开始的天然气科技攻关,形成了符合中国地质特征的天然气地质理论,确立了中国发展天然气工业以找寻大中型气田为主的勘探战略,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并指导在鄂尔多...
关键词:天然气 科技攻关 大中型气田 储产量增长 
正确的勘探战略、决策是我国油气勘探持续发展的关键被引量:1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年第5期557-563,共7页王庭斌 
人的正确思维在油气勘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勘探决策与勘探战略是发现大油气田的根本,用统一的准则处理影响决策的各种偏向,在油气勘探的全过程中,根据最新的地质资料,不断地调整、改变勘探决策与勘探战略是确保我国油气勘探...
关键词:风险与不确定性 勘探战略 油气勘探决策 
中国大中型气田成藏的主控因素及勘探领域被引量:40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年第5期572-583,589,共13页王庭斌 
国家"六.五"-"九.五"天然气科技攻关项目
研究大中型气田成藏的主控因素及勘探领域,对于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中国目前只在西部、中部、东部及近海4个含气区11个盆地有储量大于100×108m3的大中型气田[统计不包括南海南部含气(油)区及台湾省]。结合中国的地质条件...
关键词:富气坳陷 保存条件 主控因素 勘探领域 大中型气田 中国 
中国大中型气田分布的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被引量:60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年第4期1-8,共8页王庭斌 
"六五"国家级天然气科技攻关项目(6518110);"七五"国家级天然气科技攻关项目(755401);"八五"国家级天然气科技攻关项目(85102);"九五"国家级天然气科技攻关项目(95110)
研究大中型气田形成的地质条件和主控因素,对于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中国目前只有西藏及福建、浙江、湖南等少数省、自治区没有工业性气田,除志留系、泥盆系外,从前震旦系到第四系都有天然气田(藏),但是只在西部、中部、东部及...
关键词:大中型气田 主控因素 富气凹陷 保存条件 晚期 超晚期天然气成藏 
新近纪以来中国构造演化特征与天然气田的分布格局被引量:25
《地学前缘》2004年第4期403-416,共14页王庭斌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我国油气工业上游发展战略研究"( 2 0 0 1BA60 5A 1)
中国地处三大板块间的三角地带 ,是世界上新近纪以来构造运动活跃地区之一 ,与油气成藏及保存条件相关的主要特征是 :(1)在西部 ,古老造山带的重新活跃 ,在其前缘形成前陆盆地及逆冲构造 ,新近纪以来的急剧沉降、快速沉积 ,促进了深部...
关键词:中国 新近纪以来 构造演化特征 天然气 分布格局 
中国气藏主要形成、定型于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被引量:54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年第2期126-132,共7页王庭斌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 ( 2 0 0 1BA60 5A -1)
中国大多数气田最终形成、定型于新近纪 -第四纪 ,它们广泛地分布于各类含气 (油 )盆地。因此 ,晚期、超晚期生烃成藏、定型以及气藏受制于新近纪以来构造演化历史是中国天然气带有普遍性的重要特征。中国气藏形成与新近纪以来构造演化...
关键词:中国 气藏 形成与定型 新近纪 第四纪 构造运动 
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是中国气藏形成的重要因素被引量:22
《地质论评》2004年第1期33-42,共10页王庭斌 
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是全球最新的地壳形变和造山运动的发展演化阶段。由于中国地处印度陆块、西伯利亚陆块与太平洋板块所围限的三角地带,是世界上新近纪以来构造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以及天然气极易散失,也难以保存的特点,因此,新近...
关键词:第四纪 新近纪 构造运动 中国 天然气 成藏条件 气藏 
中国含煤-含气(油)盆地的地质条件被引量:11
《中国科学(D辑)》2004年第2期117-124,共8页王庭斌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99-110)资助
中国有5类含煤盆地,含煤盆地的形成、发展与历次构造事件密切相关,其中印支运动对中国含煤盆地构造格局、古地理景观的变革尤为重要.中国含煤盆地的演化可划分为两大发展阶段、3种结构型式和两类沉积环境.总结中国含煤-含气(油)盆地的...
关键词:含煤盆地 含气盆地 地质条件 印支运动 煤成气聚集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