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设

作品数:7被引量:8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全氟毒性效应斑马鱼毒理学研究PFOS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科学进展》《生态毒理学报》《环境化学》《生态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新型全氟和多氟烷醚类化合物的环境分布与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9
《生态毒理学报》2020年第5期28-34,共7页陈家苗 王建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777160)。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是一类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传统PFASs的代表性化合物包括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等。PFOS和PFOA因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多种潜在毒性已被《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列入禁用和限用名录,从而催生...
关键词:全氟和多氟烷醚类化合物 全氟醚羧酸 全氟醚磺酸 生物蓄积性 毒性效应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替代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生态毒理学报》2017年第3期3-12,共10页周秀鹃 盛南 王建设 戴家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20103915,21477126)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广泛应用于工业和人类日常生活用品中。此类化合物具有高能量的C-F共价键,因此具有优良的理化特性和生物稳定性。由于存在持久性、生物...
关键词:全氟和多氟化合物 PFASs替代品 环境行为 人体暴露 毒性 
五氯酚(PCP)对鸡肝癌细胞(LMH)毒性效应的机制研究被引量:8
《生态毒理学报》2017年第3期373-381,共9页蒋鹏 盛南 王建设 戴家银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A030312005)
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PCP)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用于灭钉螺、木材防腐、除草剂等方面,由于PCP在环境中的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本文以鸡肝癌细胞系(chicken hepatoma cells,LMH)为受试对...
关键词:五氯酚 鸡肝癌细胞系 细胞色素P450 硫酸基转移酶 氧化应激 
常熟氟化学工业园水环境和生物样品中全氟化合物的分布被引量:10
《环境化学》2013年第7期1318-1327,共10页崔瑞娜 张亚婷 王建设 戴家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837004)资助
采用Oasis-WAX-SPE柱富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负离子源串联质谱(HPLC/negative ESI/MS/MS)对常熟氟化学工业园区地表河水样品和水生动物样品(乙腈萃取物)中的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FASs)进行了测定,分别检测出8种和14种PFASs.园区河水中...
关键词:常熟 氟化学工业园区 全氟化合物 地表河水 生物样品 
有机氯农药和多溴联苯醚在白洋淀鸭子组织中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0
《环境科学》2010年第12期3081-3087,共7页胡国成 许振成 戴家银 许木启 麦碧娴 曹宏 王建设 石志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6CB4033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031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定量分析了白洋淀鸭子肌肉、肝脏、脑组织中HCHs、DDTs和PBDEs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种组织中HCHs和DDT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9~5.0 ng/g(以湿重计,下同)和0.3~2.8 ng/g,而PBDEs的含量范围是0.03~0.65 ng...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 多溴联苯醚 组织分布 鸭子 白洋淀 
全氟类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及其生态毒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6
《地球科学进展》2010年第5期543-551,共9页方雪梅 王建设 戴家银 
基金委重点项目"典型全氟有机污染物的水环境过程及生态毒理机制研究"(编号:20837004)资助
全氟类有机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产品,该类化合物具有高能量的C-F共价键,难以被水解、光解、微生物降解及动物体代谢,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毒性以及长距离迁移等特性,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
关键词:全氟类化合物 PFOA PFOS 环境污染 毒理学效应 
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
《生态学报》2006年第3期930-934,共5页戴家银 王建设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资助项目(KSCX2-SW-128)~~
将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知识整合到生态毒理学中形成了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通过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能够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水平更深入理解毒物的作用机制,寻找更敏感、有效的生物标记物,形...
关键词:生态毒理基因组学 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 DNA芯片技术 2D-凝胶电泳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