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斐弘

作品数:44被引量:10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计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敦煌写本敦煌文献法律仲裁刑事诉讼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人大研究》《长白学刊》《中国刑事法杂志》《中国律师和法学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样本与意涵:敦煌特别借贷契约研究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34-43,共10页王斐弘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丝路文化视域下敦煌借贷契约精细化研究”(19BFX033)阶段性成果。
藏经洞所出敦煌特别借贷契,可分为以劳力还贷契、请贷牒、分期偿还契和便物历四种,它是我国古代先民在直面艰辛、真实和具体的生活困境时,通过抽绎日常情状的经纬,在一般借贷契程式化的基础上创制的借贷契的“变体”,其珍罕的样本与因...
关键词:以劳力还贷契 请贷牒 分期偿还契 便物历 
敦煌雇工契约研究被引量:2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7年第4期52-61,共10页王斐弘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契约文书研究"(项目编号:12BFX023)阶段性成果
敦煌所出31件雇工契,介于卖身契与典身契之间,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身份、贫穷与劳力之间的关系。从契约主体看,雇工契是没有人身附属关系的平等主体。从雇佣原因看,雇工契大多因为缺乏劳力而立契。从劳作内容看,受雇者大多从事农业耕作...
关键词:敦煌文献 雇工契约 附随义务 先悔罚则 诚信 
晚唐敦煌疑难土地纠纷解决的法律智慧——以索怀义土地返还纠纷案为例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157-166,共10页王斐弘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契约文书研究"(12BFX023)的阶段性成果
土地租佃契约不仅明确了租佃双方的权利义务,而且是签约后实际履行的依据,同时还是发生租佃纠纷后的最佳证据。以一宗唐代的土地返还纠纷案件为例,解析其中颇为复杂的法律关系,研究其映射的具有其时代特质、删繁就简、追求实质正义的解...
关键词:敦煌写本 租佃契约 土地纠纷 
敦煌借贷契约的民间规则——以举钱契为例
《民间法》2015年第2期132-144,共13页王斐弘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敦煌契约文书研究”(项目编号:12BFX023);浙江省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项目编号:2013QN016);浙江省社科联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3Z37)
敦煌民间借贷契约种类繁富,包罗甚广,它不仅记录了我国中古时代的物质生活,而且以其独特的内在结构、习惯用语和约定俗成的民间规则,确立了一套被乡民熟悉、信赖和遵从的地方性规范。无论从常见的实物借贷还是到罕见的货币借贷——举钱...
关键词:敦煌写本 借贷契约 民间规则 
敦煌析产遗嘱文书探微——以族、宗族、家族、民族为视角的解构被引量:1
《北方法学》2012年第6期39-53,共15页王斐弘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契约文书研究"(项目编号12BFX023);作者主持的浙江省社科联年度课题"敦煌私契文书专题研究"(项目编号08N55)的阶段性成果
对弥足珍贵的敦煌析产遗嘱文献超越浮泛的研究,以专题探微的方式代之以文化的释解,并从民族的视角进行深层追问,不但能使我们鉴别析产遗嘱与分家的不同,而且通过其中富含的文化因子再现中古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佐证中国古代具有私...
关键词:敦煌文献 析产遗嘱 民间契约 
敦煌法制文献中的情理法辨析被引量:2
《兰州学刊》2009年第9期1-5,共5页王斐弘 
浙江省社科联年度课题(编号:08N55)"敦煌私契文书专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国古代司法实践追求情理法三者的和谐无碍,具有幽微精妙的文化底蕴。对情、理、法三者的内涵及其关系以弥足珍贵的敦煌法律文献进行辨析,不但可以见证古代司法的方略,印证中华法系独特的性状,而且为当代司法承继传统的精髓提供一种务...
关键词:敦煌 情理法 法理 文献 
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情理法辨析——以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献为例被引量:1
《中西法律传统》2009年第1期49-90,共42页王斐弘 
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情、理、法内涵极其丰富,是一座尚未系统开掘的文化富矿。它不但占据了中国传统法律中法理与实证的'要津',而且是理性之刃和实证之维的最佳平衡点,还是把准我国传统法文化脉搏、一览其精髓的路径所在。
关键词:法律 之刃 中国 文化 之维 传统 路径 
Law and the people: Who is sacred for whom?
《US-China Law Review》2009年第5期21-25,51,共6页王斐弘 
Law is sacred because of sacred People behind it, and sacred People will be more sacred for law protection. The question will be very complicated that who is sacred for whom? Therefore, to probe into the People's so...
关键词:LAW the people CITIZENS CONSTITUTION criminal law 
格敕背后的积淀与昭示——以敦煌写本《开元户部格残卷》为例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130-132,共3页王斐弘 
效力高于律的格敕的颁行不仅有深刻的历史原因,而且有更深的历史积淀。因之,以敦煌写本《开元户部格残卷》为例研究唐代格敕背后的风云际会,不独具有法史学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意义,还有揭法律本相、洞悉成因与效用的效果,尤有昭示当下立...
关键词:敦煌文献 开户部格 积淀 昭示 
惩罚与保障:并重还是侧重?——刑事诉讼理念的重构:从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一条出发
《中国律师和法学家》2008年第1期1-9,14,共10页王斐弘 
寻找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点,既是刑事诉讼理论永恒的主题,也是世界各国司法实践的难题。而二者并重还是有所侧重,不仅是一个事关刑事诉讼理念并由此决定一国刑事诉讼法的模式、原则以及具体制度建构的核心问题,在中国,还...
关键词:刑事诉讼 惩罚犯罪 保障人权 侧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