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辉

作品数:25被引量:25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族村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少数民族村寨感知研究游客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理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旅游学刊》《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客观本真与存在本真的互动:川藏线骑行旅游研究被引量:10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64-73,共10页王汝辉 马志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传统文化保护融合的内生路径研究”(13CMZ049)的阶段性成果。
从本真性视角出发,选取30名2011-2018年川藏线(G318)骑行旅游者样本,采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分析其旅游体验内容及规律。研究发现:(1)客观本真性体验和存在本真性体验既是川藏线骑行旅游的体验内容,又构成川藏线骑行旅游动机,其中...
关键词:本真性 旅游体验 骑行旅游 川藏线 
城市近郊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的影响研究——以成都龙泉山为例被引量: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74-79,共6页王汝辉 潘笑宇 李雪霖 辜小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内生路径研究"(13CMZ049);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西藏旅游产业战略主导性及其实现机制研究"(TYEPT201448)阶段成果
以成都龙泉山作为案例点,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近郊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在身体、心理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开展研究。研究发现,城市近郊骑行男性占90%左右,远远超出骑行发展成熟国家的性别比例;自行车旅游能够显著改善...
关键词:自行车旅游 骑行者 身心影响 城市近郊 成都龙泉山 
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形象感知研究——成都熊猫邮局游客调查被引量:2
《中华文化论坛》2016年第3期166-171,共6页王汝辉 谢梅 李雪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3CMZ049);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项目编号:TYEPT201448)阶段成果
本文以大熊猫为主题的熊猫邮局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收集游客对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形象感知数据,运用SPSS统计分析,探讨游客对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形象感知。研究发现,性别差异显著影响游客对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产...
关键词:大熊猫 生态文化 旅游形象 感知 
西藏旅游产业的战略主导性分析被引量:5
《中国藏学》2014年第4期92-101,共10页王汝辉 柳应华 马志新 邓攀 
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编号:TYEPT201448);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跨越式背景下培育与发展西藏战略性支撑产业的政策与对策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传统保护融合的内生路径研究(编号:13CMZ04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文通过梳理国家对西藏六大战略定位与旅游产业之间的逻辑关系,发现旅游业是西藏最适宜成为实现国家六大战略定位的最佳选择。文章还结合西藏自治区区情和旅游产业特性,选取收入弹性、产业增长、关联效应、社会效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
关键词:西藏 旅游产业 战略性 主导性 
基于扎根理论的三圣花乡旅游景区原住民生存感知研究被引量:36
《旅游学刊》2014年第7期31-38,共8页王汝辉 吴涛 樊巧 
国家社科基金(13CMZ049)资助~~
文章选取地处成都近郊三圣花乡旅游景区原住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分析方法,基于扎根理论的步步深入分析,尝试对原住民生存感知因子进行探索性识别,构建生存感知模型。研究表明,经济水平差异仅仅是原住民生存感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原...
关键词:扎根理论 三圣花乡 原住民 生存感知 
基于旅游承载力的西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选择被引量:9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7-12,共6页柳应华 宗刚 王汝辉 
财政部资助;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重点课题"西藏经济产业布局优化研究"阶段性成果
在梳理国内外生态旅游和大众旅游理论的基础上,将旅游业发展归纳为大众旅游、严格生态旅游、过渡生态旅游和一般生态旅游四种模式。文章立足西藏具体区情,构建了基于旅游承载力的西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选择模型,并将长期调研所获得的详...
关键词:西藏 旅游业发展模式 旅游业发展承载力 生态旅游 
西藏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差距诊断及战略选择研究——基于SMED评估体系视角被引量:7
《中国藏学》2013年第3期35-40,共6页王汝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跨越式背景下培育与发展西藏战略性支撑产业的政策与对策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传统保护融合的内生路径研究(编号:13CMZ04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制度与传统文化保护比较研究(编号:10YJC850026)
本文选择世界优秀目的地研究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简称SMED),从国际知名度、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体系、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管理和营销、区域旅游合作、环境和资源保护、游客满意度和社区获益等九个方面,诊断西藏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
关键词:西藏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SMED 生态旅游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探讨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年第4期156-158,共3页谭德林 王汝辉 
四川师范大学校级项目: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验课程是其教学计划中不可替代的部分,其实验室建设也相应地得到重视。针对其在"硬建设""软建设"以及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文中对其进行分析后,提出应走"新校企合作"的道路、量身定制"软建设"以及...
关键词:硬建设 软建设 新校企合作 量身定制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民族村寨游客偏好研究——以丹巴县甲居藏寨游客为例被引量:28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51-57,共7页王汝辉 张琼 赵吉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制度与传统文化保护:一项比较研究"(编号:10YJC85002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丹巴甲居藏寨游客留言为样本,尝试对民族村寨游客的偏好进行探索,发现游客对人文资源偏好明显高于自然资源,而社区居民的思想态度和言行举止是其人文资源的核心根基;民族村寨游客偏好特征与伯斯廷和麦康纳的刻画...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 游客偏好 甲居藏寨 游客留言 
汶川大地震对四川省旅游风景区与游客分布的影响——基于SARIMA模型与线性回归分析研究被引量:1
《旅游论坛》2012年第5期61-66,共6页吴良平 张健 王汝辉 
可视化计算与虚拟现实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J2010N10);四川省可视化计算与虚拟现实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旅游专项数据调研与分析
通过汶川地震前四川省旅游数据建立SARIMA模型,预测了风景名胜区(简称风景区)游客人数,经震后游客人数实际值与预测值比较,定量分析了汶川地震对风景区的影响时滞、影响程度以及游客分布变化。研究发现:截至2010年4月,在不考虑风景区外...
关键词:SARIMA模型 汶川地震 风景区 游客分布 影响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