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岭

作品数:33被引量:27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滑坡泥石流三峡库区滑坡灾害降雨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灾害学》《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工程科学与技术》《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喜德县“6.4”山火泥石流灾害特征与防治建议被引量:5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年第17期6880-6887,共8页吉日伍呷 田宏岭 刘雅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100100)。
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州森林火灾频发,导致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山地灾害的发生。选择中坝村山火泥石流为对象,结合无人机技术、实地调查、室内分析试验等方法,分析了中坝村拉达沟泥石流的灾害特征、运动学参数及形成机制等。结果表明:拉达...
关键词:森林火灾 山火泥石流 次生灾害 中坝村 
山地灾害链式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及应用
《科技纵览》2022年第5期50-55,共6页田宏岭 黄栋 杨宗信 聂勇 姜元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巴经济走廊山地灾害防灾减灾研究”(项目编号:2018YFE0100100);“重大铁路沿线多灾种灾害(链)监测预警系统集成与平台”(课题编号:2021YFB2301405)。
山地在全球和我国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是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主要发生地。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在专家智库与多源空间技术相结合的滑坡识别、基于遥感与工程结构的低频泥石流风险评价技术、复合时空广域滑坡...
关键词:山地灾害链 泥石流监测 监测预警 滑坡监测 滑坡识别 中国科学院 成都山地灾害 示范应用 
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以鲁甸地震为例被引量:7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2期47-56,共10页吉日伍呷 田宏岭 韩继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E0100100)。
地震发生后,及时准确地评价灾区的滑坡易发性对应急救援,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在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中对不同机器学习模型性能对比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从地震动参数、植被、断层岩性、水文和地形方面构建了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
关键词:滑坡 地震 易发性评价 机器学习 鲁甸地震 
典型红层滑坡滑带土自愈合效应试验研究被引量:10
《岩土力学》2020年第9期3041-3048,共8页闫琦玮 李新坡 何思明 罗渝 田宏岭 吴永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资助(No.A-XDA20030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877291,No.41472293)。
在滑坡稳定性分析和设计计算中往往选用滑带土的残余强度值,但许多研究发现滑带土在稳定期会有自愈合现象发生,表现为抗剪强度的提高。对于以蠕滑为主的红层滑坡,自愈合恢复值应该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予以考虑。通过对典型红层滑坡滑带...
关键词:红层滑坡 剪切面自愈合 残余强度 回归分析 安全系数 
震后泥石流沟内滑坡堰塞坝的侵蚀特征分析——以银洞子堰塞坝为例被引量:8
《工程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5期68-77,共10页赵高文 王萌 杨宗佶 田宏岭 姜元俊 
长江科学院开放研究基金项目(CKWV2015228/KY);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471012;414714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502334)
强烈地震后的沟内滑坡堰塞坝是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重要物质来源,由于季节性降雨的间歇性和沟道地形的特殊性,泥石流沟内滑坡堰塞坝的侵蚀破坏过程与堵河型滑坡堰塞坝有明显区别,本文以银洞子滑坡堰塞坝为例,对此类堰塞坝的侵蚀破坏特征进...
关键词:滑坡 堰塞坝 泥石流 漫顶破坏 侧向侵蚀 下切侵蚀 陡坎侵蚀 
我国山洪灾害监测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9
《灾害学》2019年第3期140-145,共6页熊朕 田宏岭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2502);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18YYJC0168)
山洪灾害包括山洪及由山洪诱发的滑坡、泥石流,常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监测作为最主要的非工程手段已广泛运用于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为预警提供了直接依据。该文首先评价了监测预警实施效果,然后从监测要素、临界雨量...
关键词:山洪灾害 监测现状 发展趋势 监测要素 监测设备 综述 
单向侧蚀与下蚀共同作用下堰塞坝的演化特征被引量:7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年第7期1385-1395,共11页赵高文 姜元俊 杨宗佶 田宏岭 乔建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41502334,41771021,41471429)~~
滑坡堰塞坝溃决破坏过程中均存在下蚀效应,但因堰塞坝的形成机制以及沟谷地形的限制,很多堰塞坝在横向存在高差,导致堰塞坝漫顶溃决过程中的侧向侵蚀方向为单向侵蚀。通过模型实验和数值分析,对堰塞坝在单向侧蚀与下蚀效应共同作用下的...
关键词:边坡工程 堰塞坝 漫顶破坏 单向侵蚀 下蚀 
基于滑坡危险性区划的山区铁路规划选线方法被引量:10
《铁道标准设计》2018年第12期1-6,共6页杨宗佶 丁朋朋 游勇 乔建平 聂勇 田宏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021;41471012);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十三五"方向性项目(SDS-135-1701;SDS-135-1704)
在铁路工程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线路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分析,从而选出最优的选线规划方案是前期研究的主要工作。本研究根据拟建川藏铁路康定至林芝段沿线滑坡灾害的孕灾环境、诱发条件和灾害特征,选取断层距离、地层岩性、相对高...
关键词:危险性区划 线性工程 滑坡灾害 贡献权重法 川藏铁路 
山地灾害致贫风险初步分析——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被引量:4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6年第3期307-314,共8页田宏岭 张建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H33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429);中国科学院STS项目(KFJ-EW-STS-094)
中国的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山地灾害的多发、易发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目前,山地灾害的研究集中于动力学研究,缺乏风险尤其是灾害致使贫困风险的研究。本文对山地灾害特有灾害与一般地质灾害的概念进...
关键词:贫困 山地灾害 风险 脆弱性 
小区域地震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点分析方法探讨被引量:5
《工程地质学报》2014年第1期14-23,共10页孟华君 乔建平 田宏岭 王志刚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K12B01)资助
统计分析方法是研究地震地质灾害的基本方法,很多学者以灾害面积和灾害数量为基础数据提取了不同的评价指标对地震滑坡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评价。在使用灾害数量或点密度等指标进行分析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需要通过实地调查确认等手段...
关键词:地震地质灾害 分布特征 地表破坏 评估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