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强

作品数:28被引量:462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泥石流汶川地震地震泥石流灾害崩塌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水土保持研究》《遥感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科西河流域滑坡空间分异研究
《地理科学》2024年第6期1111-1122,共12页张建强 黄宇 陈容 孔博 
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21QZKK0202);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E3R2120)资助。
以科西河流域滑坡为例,对滑坡信息图谱的概念和内容进行研究,归纳滑坡信息图谱由条件图谱、编目图谱、风险分布图谱和风险管理图谱组成,提出滑坡信息图谱按表达内容和功能的分类方法。基于滑坡条件图谱与编目图谱,采用空间统计的方法,...
关键词:地学信息图谱 滑坡 垂直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 科西河流域 
构建山区综合减灾与特色产业协同模式,助力我国山区高质量发展被引量: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年第12期1818-1832,共15页李明 刘勤 王玉宽 崔鹏 高星 第宝锋 柳金峰 祁生文 陈容 谭春萍 徐梦珍 孙昊 张建强 陈剑刚 邹强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30900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科研项目(IMHE-ZDRW-08);四川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JDR0209)。
我国山地灾害易发区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区的空间范围高度重叠,长期以来形成的减灾与发展间的疏离和脱节问题,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成为制约2035年山区同步迈向现代化的关键障碍。文章在系统梳理山区综合减灾与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基...
关键词:山区 减灾 生态减灾措施 减贫 可持续发展 
动态窗口邻域统计的高差计算方法被引量:1
《测绘科学》2017年第6期36-40,共5页张建强 邹强 苏凤环 葛永刚 
四川省应急测绘与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2014B011);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2DFA20980);中国路桥国际合作项目
针对高差对于地貌类型定义、不同地貌类型范围划定以及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的重要意义,该文将坡脚的高程定义为基准高程,提出了动态窗口邻域统计的高差计算方法。计算每个栅格到坡脚的距离,作为该栅格的对应的窗口半径;利用邻域统计的方...
关键词:高差 动态窗口 邻域统计 地理信息系统 
山地灾害致贫风险初步分析——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被引量:4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6年第3期307-314,共8页田宏岭 张建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H33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429);中国科学院STS项目(KFJ-EW-STS-094)
中国的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山地灾害的多发、易发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目前,山地灾害的研究集中于动力学研究,缺乏风险尤其是灾害致使贫困风险的研究。本文对山地灾害特有灾害与一般地质灾害的概念进...
关键词:贫困 山地灾害 风险 脆弱性 
基于流域单元的岷江上游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被引量:5
《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第6期335-339,共5页李炫 杨本勇 范建容 张建强 李磊磊 
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DM2013SC01);四川省应急测绘保障与地质灾害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资助项目(K2014B011);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8-01)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具备高陡的地形、充足的水源以及丰富而松散的固体物源三个基本条件,当山区小流域具备上述条件时,都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选取岷江上游区域作为研究区,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基础数据,运用均值变点法和河网密度法结...
关键词:泥石流 岷江上游 流域单元 危险性评价 
基于权重的WKFCM聚类算法在泥石流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灾害学》2015年第3期214-218,共5页李炫 范建容 张建强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KFJ-EW-STS-094);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DM2013SC01);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8-01)
泥石流的形成受地形条件、地质构造、气象水文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区域的泥石流灾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聚类分析能够识别出这种相似的特性。针对KFCM聚类算法没有考虑到不同影响因子对于泥石流灾害的贡献程度...
关键词:权重 WKFCM聚类算法 泥石流灾害 评价 
四川省汶川县簇头沟“7.10”泥石流灾害成因与特征分析被引量:13
《灾害学》2014年第3期229-234,共6页严炎 葛永刚 张建强 曾超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K10B04);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5-01)
簇头沟是岷江右岸一条低频泥石流沟,受2013年7月极端暴雨的影响,暴发特大泥石流。结果显示,汶川地震造成流域内的坡面和沟道堆积的大量的松散物质是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流域上游暴雨及其形成的山洪是此次泥石流形成的激发因子。"7.10"...
关键词:低频泥石流 成因 特征 堰塞湖 簇头沟 四川汶川 
北川湔江河段“7·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特征与成因分析被引量:7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年第4期44-50,共7页刘剑 葛永刚 张建强 陈容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泥石流动力过程及其调控模拟"(KZZD-EW-05-01)
以北川湔江河段2013年“7·10”特大山洪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区山地灾害的类型、空间分布、灾害特征、成灾模式、控制因素等,研究“7·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特征与成因。结果表明:1)丰富的物源和强降雨是本次群发性山...
关键词:群发性 泥石流 山洪 湔江 北川 
四川汶川七盘沟“7·11”泥石流破坏建筑物的特征与力学模型被引量:28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4年第2期81-91,共11页曾超 崔鹏 葛永刚 张建强 雷雨 严炎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30742;41190084)
2013年7月11日,四川省汶川县威州镇七盘沟暴发大规模泥石流。通过实地调查和测量,获取了98份建筑物破坏样本。泥石流中大石块、漂木和生活废弃物是参与破坏的主要介质;建筑物长轴方向与流向垂直时,更易遭受破坏;而长轴方向与流向平行且...
关键词:泥石流 建筑物 破坏特征 力学模型 极限平衡理论 临界条件 汶川 四川 
“4·20”芦山地震崩塌滑坡与公路危险性评价——以宝兴县省道S210沿线为例被引量:10
《山地学报》2013年第5期616-623,共8页张建强 苏凤环 范建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川藏交通干线环境灾害演化规律与工程风险"(No.41030742);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泥石流动力过程及其调控模拟"(KZZD-EW-05-01)~~
以芦山地震重灾区宝兴县境内省道S210沿线为研究区,利用高分辨率航片,对沿线地震诱发崩塌滑坡进行判识,并通过分析地形、地层岩性及震中距等因子,探讨公路沿线崩塌滑坡的分布规律,进而利用确定性系数和频率比例法对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的...
关键词:“4·20”芦山地震 崩塌滑坡分布 确定性系数 易发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