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楠

作品数:20被引量:17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荒漠草原灌丛荒漠灌丛化土壤水分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应用生态学报》《草业学报》《中国沙漠》《林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高等学校科研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荒漠草原灌丛转变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对降水梯度的响应被引量:1
《生态学报》2024年第15期6630-6641,共12页赵晓钰 陈彦硕 李志刚 王红梅 张振杰 李志丽 苏荣霞 赵亚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60348,31860677);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NXYLXK2017A01)。
为探究灌丛引入对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选取近40年的典型草原-灌丛镶嵌体(荒漠草地,草地边缘,灌丛边缘、灌丛地)为研究对象,开展荒漠草原向灌丛人为转变过程野外原位观测结合室内培养的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对降水变化(+40%、+...
关键词:荒漠草原 人为灌丛化 土壤碳矿化 降水梯度 
荒漠草原灌丛转变过程土壤水分亏缺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草业学报》2024年第4期22-34,共13页赵亚楠 王红梅 李志丽 张振杰 陈彦硕 苏荣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677,32260348);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NXYLXK2017A01)资助。
草地灌丛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服务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已经认识到其对土壤水分的负面影响,但还缺乏其在区域尺度的定量评价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在宁夏荒漠草原选取43块成对样地(即荒漠草地和灌丛地),引入样地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PCS...
关键词:荒漠草原 人为灌丛化 土壤水分 地理探测器 样地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 
荒漠草原不同间距灌丛引入对土壤细菌碳源利用和胞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草业学报》2023年第11期93-105,共13页苏荣霞 马彦平 王红梅 赵亚楠 李志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677);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NXYLXK2017A01)资助。
为探究不同间距柠条锦鸡儿人工灌丛引入对宁夏东部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群落功能多样性和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利用Biolog-ECO法对封育草地(17 a)和不同间距(40、6和2 m)灌丛地土壤细菌碳源利用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荒漠草原不同间距灌...
关键词:荒漠草原 灌丛引入 不同密度 土壤细菌 碳源利用 
荒漠草原灌丛引入过程中土壤氮矿化的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2
《应用生态学报》2023年第8期2161-2170,共10页李志丽 王红梅 赵亚楠 周玉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677);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NXYLXK2017A01);宁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GIP2020044)资助。
选取封育草地、放牧草地、不同年限(引入柠条3、12、22年)/密度(间距2、6、40 m)的灌丛地为对象,研究荒漠草原-退化-灌丛引入过程中生长季(4—10月)土壤氮矿化的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0~10 cm表层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
关键词:荒漠草原 灌丛引入 氮素响应 原位矿化 季节动态 
荒漠草原不同年限灌丛引入过程土壤细菌碳源利用特征被引量:1
《草业学报》2023年第6期30-44,共15页陈彦硕 马彦平 王红梅 赵亚楠 李志丽 张振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677);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NXYLXK2017A01)资助。
为探究不同年限灌丛引入对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利用Biolog-ECO法对封育草地(17a)和不同年限引入灌丛地(6,15,25 a)0~20 cm土层展开土壤细菌群落的碳源利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荒漠草原不同年限灌丛引入后土壤全碳均...
关键词:荒漠草原 灌丛 引入年限 土壤细菌功能多样性 
宁夏草地土壤有机碳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4
《生态学报》2023年第5期1913-1922,共10页丁金梅 王维珍 米文宝 侯凯元 张喜旺 赵亚楠 文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1037)。
草地是重要的碳汇资源库,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探明草地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区域生态系统碳汇管理,实现“双碳”目标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三种主要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基...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空间特征 影响因素 草地 
宁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空间错位研究被引量:13
《干旱区地理》2022年第2期593-605,共13页宋小龙 米文宝 李陇堂 宋永永 赵亚楠 余国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61116,41261026)资助。
为了研究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空间错位程度,定量分析其空间错位关系,以宁夏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错位理论与模型,综合利用熵权法、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模型、重力模...
关键词:空间错位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重心 宁夏 
荒漠草原灌丛转变土壤水分与地上生物量空间异质性及阈值响应被引量:6
《林业科学》2021年第12期1-12,共12页赵亚楠 赵亚峰 王红梅 马彦平 李志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677);宁夏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惠民计划);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草学学科)资助项目(NXYLXK2017A01)。
【目的】研究宁夏东部荒漠草原灌丛转变土壤含水量和植被地上生物量的空间特征,探求荒漠草原植被承载的适宜土壤水分生态阈值,以期为优化荒漠草原植被恢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对该地区43个典型的荒漠草原...
关键词:荒漠草原 灌丛引入 土壤水分 生物量 空间异质性 
宁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过程与格局被引量:23
《中国沙漠》2021年第5期1-10,共10页宋小龙 米文宝 李陇堂 王艳茹 赵亚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61116,41261026)。
实现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沙漠旅游主导型省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构建沙漠旅游主导型省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剪刀差模型以及ArcGIS空...
关键词: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过程 格局 宁夏 
荒漠草原向灌丛地转变过程中两种优势植物种子萌发及阈值特征被引量:12
《生态学报》2021年第10期4160-4169,共10页于露 郭天斗 孙忠超 马彦平 李志丽 赵亚楠 王红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67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0505);宁夏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惠民计划)资助;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资助项目(NXYLXK2017A01)。
选取宁夏荒漠草原人为灌丛地转变过程中的两种优势种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和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为对象,利用不同浓度PEG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特性来探究其在干旱胁迫下植被更新萌发特征,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平均初始...
关键词:荒漠草原 人为灌丛化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植被更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