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发

作品数:8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江汉盆地四川盆地储层预测川东北勘探技术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然气工业》《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江汉石油科技》《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页岩气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与探讨——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大型页岩气田勘探实践为例被引量:27
《天然气工业》2016年第2期9-20,共12页陈祖庆 杨鸿飞 王静波 郑天发 敬朋贵 李苏光 陈超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项目"四川盆地及周缘区块下组合页岩气形成条件与有利区带评价研究"(编号:P13129)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成藏模式与北美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储层厚度普遍较薄且保存条件复杂,常规的二维、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难以精细刻画泥页岩层的构造特征并准确反映优质泥页岩的分布规律,因而影响了页岩气水平井井位部署的成功率...
关键词:四川盆地 东南部 海相 焦石坝大型页岩气田 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 立体勘探 “甜点”预测 油气信息 
川东北地区山地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被引量:6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年第6期871-878,共8页杨贵祥 郑天发 敬朋贵 高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规划(2005CB422100)项目;中国石化科技部"十条龙"攻关项目--川东北地区大型气田勘探目标及关键技术研究(P06008)联合支助成果
针对川东北区复杂山地、深层勘探、碳酸盐岩层系的复杂地质条件,以面向礁滩储层的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一体化攻关思路,在复杂山地高精度地震资料采集、高保真地震资料处理与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预测等方面开展方法技术攻关与实际应用...
关键词:山地高精度地震 礁滩储集岩 有效储层预测 一体化地震攻关 普光气田 川东北 
地震地层及地震相分析在川东南复杂储层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11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2期193-197,共5页韩小俊 施泽进 郑天发 
地震地层学及地震相分析目前还停留在简单的地震地层划分和以振幅、频率、连续性等地震波形特征划分沉积相方法上。作者以地震层序划分为基础,提出了研究有利储集体的地震相特征新方法,并在平面组合上与沉积相进行对比,可以更为精细地...
关键词:地震地层 地震相 储层预测 沉积相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储层预测技术被引量: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5期508-512,共5页郑天发 施泽进 韩小俊 
四川省重点学科"构造地质学"建设基金资助项目(SZD0408)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以构造圈闭为主要勘探对象,钻探成功率低,为此开展了以储层预测技术为主导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勘探。通过山区地震数据高分辨率采集、处理、储层沉积相研究、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及储层层位标定、地震相...
关键词:川东北 储层 预测 技术 
江汉平原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模式预测被引量:2
《江汉石油科技》2000年第2期8-10,共3页严金泉 郑天发 林娟华 
油气藏的形成是与油气源和圈闭两个条件紧密相关的,这二大条件的配置关系决定了油气藏形成的类型和方式。作者认为江汉平原海相地层局部构造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山三个形成时期,具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油气演化特征。预测本区可能存在三...
关键词:海相地层 油气成藏模式 圈闭 演化特征 油气源 油气藏形成 江汉平原 晚期成藏 局部构造 
江汉盆地反转构造类型及分布特征被引量:14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年第6期36-38,共3页郑天发 傅宜兴 
"八五"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85-102-14-04
江汉盆地在陆相发展阶段,经历了早期(燕山运动晚期至喜山运动早期)的构造负反转和晚期(喜山运动晚期)的构造正反转。早期构造负反转形成的拉张断陷叠加在先期压扭住断裂诏皱带上,受北东向剪切带控制发育的负反转构造一般成为半地...
关键词:盆地 构造演化 构造类型 石油勘探 
江汉盆地反转构造地球物理特征及盆地演化
《海相油气地质》1996年第4期10-12,共3页郑天发 付宜兴 
85-102-14-04项目科研成果之一
江汉盆地自加里东至印支期接受了一套较为稳定的台地相为主的碳酸盐岩沉积,侏罗纪末至燕山早一中期经受区域挤压,发生褶皱和逆冲;燕山晚期至喜马拉雅早—中期发生伸展作用,形成负反转构造;随后盆地进入坳陷期,沉积了广华寺组和平原组,...
关键词:逆断层 构造演化 江汉盆地 油气藏 油气运移 
江汉盆地盐下中-古生界物化探技术方法
《海相油气地质》1996年第2期52-56,共5页郑天发 杨玉江 
江汉盆地中-下古生界地震勘探最主要的矛盾在于盐下层地震反射信噪比极低。开展三种野外采集方法试验,即单线高次覆盖和非纵高次覆盖、宽线高次覆盖,资料品质有明显改善;改变处理流程,可以重新处理老资料;利用物化探嵛料进行圈闭综合评...
关键词:江汉盆地 古生代 地震勘探 盐系 地层 盐矿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