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金泉

作品数:7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更多>>
发文主题:石炭系江汉盆地下三叠统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模式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江汉石油科技》《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相油气地质》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江汉盆地下三叠统-石炭系水文地质条件及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被引量:9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年第2期42-44,共3页严金泉 胡晓凤 
地层的水矿化度由沉积环境、岩石性质、成岩作用、水化学作用及构造活动等多种因素控制的。不同的水化学性质反映不同的地质环境和油气保存条件。通过对江汉盆地下三叠统石炭系水文地质特征和区域水动力条件及其控制因素分析,指出了有...
关键词:江汉盆地 矿化度 水文地质条件 水动力条件 保存条件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印支期以来构造层序耦合特征分析被引量:1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9-14,共6页严金泉 郭战峰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开发研究项目(P02006)
通过对东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南缘鄂东地区、荆当盆地、秭归盆地和川东北地区三叠纪-古近纪的构造层序对比研究,划分出三个大的构造层序,并分析了中上扬子地区印支期以来沉积盆地性质转换和迁移过程与构造层序的耦合关系,揭示了东秦岭-大...
关键词:盆山耦合 构造层序 沉积响应 前陆盆地 东泰岭-大别造山带 
江汉盆地石炭系下三叠统储集层控制因素及发育特征研究被引量:2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第4期409-412,共4页严金泉 陈学辉 
石炭系上统、二叠系下统茅口组、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是江汉盆地海相上组合的主要储集层,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为主。研究指出,石炭系上统储集层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相和古岩溶作用控制,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储集层主要受白云化作用、古岩溶作用...
关键词:储集层 沉积相 成岩作用 碳酸盐岩 江汉盆地 
鄂西-渝东区石炭系油气成藏模式及富集规律被引量:32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5期415-417,共3页严金泉 孙卫 
从圈闭形成与演化的角度探讨油气运移和圈闭形成的配置关系 ,从而进一步研究油气的成藏模式与富集规律。认为 :鄂西 -渝东区石炭系由于基底结构的差异性和构造运动的多期性 ,形成了 4种基本的圈闭类型 ;后期构造的改造和油气的多期运聚 ...
关键词:石炭系 区域构造 圈闭 油气藏 成藏模式 鄂西-渝东区 富集规律 油气运移 
江汉平原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模式预测被引量:2
《江汉石油科技》2000年第2期8-10,共3页严金泉 郑天发 林娟华 
油气藏的形成是与油气源和圈闭两个条件紧密相关的,这二大条件的配置关系决定了油气藏形成的类型和方式。作者认为江汉平原海相地层局部构造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山三个形成时期,具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油气演化特征。预测本区可能存在三...
关键词:海相地层 油气成藏模式 圈闭 演化特征 油气源 油气藏形成 江汉平原 晚期成藏 局部构造 
TTI方法及其在江汉盆地海相高熟烃源岩热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海相油气地质》1996年第3期53-59,共7页严金泉 林娟华 
采用罗依登等人提出的公式,计算汉江盆地的TTI值,较为成功地模拟了该区海相高熟烃源岩的 热演化史。区内下志留统有机质大约在早二叠世硒霞期开发进入生油期,早三叠世嘉陵江期进入生烃高峰;中三叠世开始,当阳和仙桃两凹陷开形...
关键词:海相沉积 烃类演化 热演化 油气藏 成因 
中扬子地区海相碳酸盐岩石油地质特征及远景评价被引量:1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3年第4期331-339,共9页胡明毅 戴卿林 朱忠德 严金泉 
中扬子地区经历了基底形成、地台发育、后地台改造三个演化阶段。该区上震旦统至中三叠统以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厚达6000—10000m。海相沉积生油层系多、厚度大,母质类型以Ⅰ型干酪根为主,处于成热—高熟阶段;具备多种储集空间和良好...
关键词:含油 海相 碳酸盐油气田 地质勘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