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岚

作品数:24被引量:6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灾后重建可持续发展土地管理岷江上游四川灾后重建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开发研究》《西南金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区域经济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特色的对口援建:成就、问题与政策建议被引量:3
《西南金融》2010年第10期45-47,共3页郭岚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相关重大问题研究"(批准号08ASH005)的阶段性成果
对口援建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资源协调和区域互助模式,它丰富了灾区的制度、知识和技术等资源。两年多来,对口援建已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行政策调整。
关键词:对口援建 问题 政策建议 
关于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被引量:9
《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4期41-45,共5页郭岚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由生存型社会开始步入发展型社会,公共服务总量供给不足和结构失衡成为新阶段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我国新阶段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它既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方针,也是近...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和谐共享 发展 
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社会援助的路径障碍与对策被引量:8
《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5期58-61,共4页郭岚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相关重大问题研究"(批准号08ASH005)的阶段性成果
"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建立长效的社会援助机制。"可持续"是支援灾区的最高境界。构建可持续社会援助体系的对策措施,包括政府下放慈善权,让慈善回归民间;加快制度供给,从根本上改变NGO的政治生态;强化志愿者激励和...
关键词:灾后重建 社会援助 路径障碍 对策 
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关于岷江上游水电开发与四川灾后重建的思考被引量:1
《开发研究》2008年第6期64-69,共6页郭岚 
四川灾后重建不能就工业论工业、就农业论农业,四川经济的发展与岷江水资源的保护息息相关。鉴于岷江上游水资源安全对成都平原的特殊意义,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次灾后重建之机,把过去因习惯和利益的阻挠而难以推进的岷江上游水电建设调整...
关键词:岷江上游 水电开发 灾后重建 
中国区域差异演变新特征及未来变动趋势分析被引量:2
《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5期86-90,共5页郭岚 
近年来我国区域差距演变呈现出新特点:以2003年为拐点,省际差距、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差距趋于缩小。但从中长期看,能否保持这种趋势充满不确定性,它取决于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国内、国际环境。总体来看,在考虑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优先次序...
关键词:区域差异 演变特征 未来趋势 
岷江上游水电开发与四川灾后重建
《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44-49,共6页郭岚 
四川灾后重建不能就工业论工业、就农业论农业,四川产业的发展与岷江水资源的保护息息相关。鉴于岷江上游水资源安全对成都平原的特殊意义,在灾后重建中,要把过去因习惯和利益的阻扰而难以推进的岷江上游水电建设调整、水资源保护提上...
关键词:岷江上游 水电开发 灾后重建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与政策取向
《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12S期216-217,共2页郭岚 
一.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政策的主基调 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市场化为取向的体制改革,拉开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序幕,造就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面貌:以一个大国的形象崛起,经济实力...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制度障碍 政策 中国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开放型经济 国家统计局 
完善我国环保投融资机制研究被引量:15
《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5期99-101,共3页郭岚 
环保投资不足和资金效率低下是世界各国曾经或正在遇到的普遍问题,但在我国现阶段尤为突出。本文在对我国环保投融资机制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环保投融资机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按环保项目属性及收益能力大小,...
关键词:环保投融资 问题 思路 
四川新型工业化:机遇、困难与选择被引量:2
《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48-51,共4页郭岚 
四川新型工业化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及转移也给四川新型工业化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四川新型工业化仍面临对外开放滞后、产业结构层次低、体制性障碍制约等困难,对此,应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继续加快...
关键词:四川 新型工业化 思考 
四川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制约因素及其实施路径
《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3期156-158,共3页郭岚 
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已经很难培育出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产业优势;四川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自身的优势,更面临着诸多制约;四川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施路径应考虑从六大方面进行。
关键词:四川 新型工业化道路 制约因素 实施路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