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畏

作品数:21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丁日昌经济发展晚清辛亥革命图书馆事业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史学》《社会科学辑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岳论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应宝时与近代早期的中日关系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36-47,共12页陈可畏 
应宝时是近代早期中日关系史上值得关注的人物。早在1864年至1868年间,他便以上海道台的身份与日本幕末政府有过两次交涉。正是这两次交涉,初步奠定了中日早期商贸往来的基础。1871年,应宝时受李鸿章奏请参加中日天津修约,他以办理上海...
关键词:应宝时 幕末政府 中日修约 日本侵台 《〈管子纂诂〉序》 
吴大澂与晚清东北边务被引量:2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87-92,196-197,共6页陈可畏 
晚清东北边务的问题,是19世纪70年代末在中俄伊犁交涉过程中产生的。1880年至1883年间,吴大澂以三品京官身份奉命经略东北边务,先后推行了编练边防军、招抚边地金匪、筹措边地屯垦等有效措施,加强了东北边防;同时,他还针对中俄边境出现...
关键词:吴大澂 晚清东北边务 中俄边境问题 
略论李鸿章19世纪60-70年代的对日主张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2018年第5期33-36,共4页陈可畏 
李鸿章在1862年代理江苏巡抚期间开始对日本有所了解。随后,他曾以南洋通商大臣身份与日本官商打交道,主张与日本通商。1870年,日本派员前来谋求通商修约,李鸿章力排众议,说服了总理衙门大臣并于1871年与日本签订了修好条规和通商章程...
关键词:李鸿章 近代早期 总理衙门 对日主张 
应宝时与晚清江浙的慈善事业被引量:2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33-38,共6页陈可畏 
应宝时是与晚清江浙慈善事业有着密切关系的一个人物。太平天国战后,在江浙地区重建社会秩序和恢复社会经济的过程中,他一方面通过在江苏担任官职时推出系列善政,另一方面又以浙江地方士绅的身份参与或主持了省城杭州及浙江省内的多项...
关键词:应宝时 晚清江浙 慈善事业 
上海与近代早期的中日交涉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2016年第6期32-37,共6页陈可畏 
上海是日本幕末官方主动开展与中国交涉的首选地。在1862年到1868年间,日本德川幕府多次派员到上海或通过英国人转送信函给上海道台等方式,试图与中国建立通商贸易及派驻领事等外交关系。在1871年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修订《修好条规》...
关键词:上海道台 近代早期 中日交涉 
湘淮集团与19世纪60年代上海的崛起
《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2期98-99,共2页陈可畏 
19世纪60年代,正是上海从"江南的上海"向"上海的江南"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尽管有诸多的因素影响着这一变局,但其中的湘淮集团对上海的有效控制无疑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以往学界在探讨与此相关的问题时,大多着眼于外来因素和...
关键词:外来因素 江南大营 东征 地理因素 江苏巡抚 应宝时 青浦 社会局势 常胜军 丁日昌 
湘淮集团与19世纪60年代上海的崛起
《安徽史学》2015年第6期71-74,87,共5页陈可畏 
19世纪60年代,是上海从"江南的上海"向"上海的江南"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湘淮集团一方面通过解除太平军对上海围困,解决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有效控制了上海的军政大权;另一方面通过采取系列的手段和措施,以处理日显复杂...
关键词:湘淮集团 19世纪60年代的上海 李鸿章 丁日昌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与近代中国的东海危机被引量:3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28-32,共5页陈可畏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表面上看是由琉球问题所引发,实质则是日本明治政府实施对外扩张的结果。这一事件的发生,使中日两国在东海地区首次出现对立局势。随后双方虽通过和平方式签订条约结束了这一局势,中国清政府也开始加强东海海防,但...
关键词:琉球问题 日本侵台 东海危机 海防意识 
应宝时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上海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第4期64-68,共5页陈可畏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这一上海近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应宝时先在太平军围困上海中崭露头角而进入新任江苏巡抚李鸿章的幕府,后从李鸿章幕府走向上海道台岗位。在两次代理该职到正式担任该职的五年多的时间里,上海因太平天国战争而被...
关键词:应宝时 李鸿章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上海 
辛亥革命与杭州驻防旗营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6期57-60,共4页陈可畏 
"反满"是辛亥革命期间最响亮的口号之一。武昌起义爆发后,随着各省纷纷响应,那些有八旗驻防的省区,"反满"就成了必须要去实践的大事。然而,由于各地的八旗驻防首领和革命党人的观念有所不同,使得各地的"反满"斗争,呈现出了几种不...
关键词:八旗驻防 辛亥革命 杭州 武昌起义 人的观念 反满 革命党 首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