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生

作品数:150被引量:1154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泥石流泥石流灾害地震滑坡山地灾害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藏高原雪崩灾害的地形约束与地貌分类
《山地学报》2024年第6期895-902,共8页丁海涛 陈宁生 吴铭洋 张馨月 
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XZ202402ZD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36114488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3YFC3008301)。
地形地貌是雪崩灾害发育过程中相对稳定的因素,是雪崩灾害判识的基础。西藏高原地貌形成与演化过程与中国其他高山存在差异性,导致其雪崩分类与机制不同。本研究基于西藏高原近10年来发生的122次雪崩灾害的编目数据,采用遥感分析、现场...
关键词:雪崩灾害 灾害判识 发育规律 西藏高原 
四川九绵高速平武段物源量对泥石流流体性质与致灾强度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4年第5期90-102,共13页李玲 陈宁生 杨溢 钟政 黄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2361144880);青海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4-ZJ-9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GZC20232571;2024M753153)。
九绵高速公路LJ9段沟谷型泥石流灾害频发,时常对附近村落和基础设施造成威胁。为了避免灾害对区域高速公路和G247国道的二次冲击,对九绵高速LJ9段沿线存在泥石流暴发痕迹的6条泥石流沟的物源特征与规模进行研究,认为该地区泥石流属于低...
关键词:泥石流 物源量 容重 一次过流总量 规模 物质致灾能力 
干流公路桥涵堵塞对泥石流灾害的风险放大效应被引量:1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4年第5期120-132,共13页杨静萍 陈宁生 杨志全 彭泰鑫 田树峰 黄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61144880);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4-ZJ-904);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2023YFC3008301);国家资助博士后计划(GZC20232571)。
2020年8月17日,四川省平武县亚者造祖村干流沿岸4条沟相继暴发泥石流,导致G247国道多处断道和垮方,九绵高速项目部及民工驻地等多处遭受巨大损毁,泥石流裹挟的大量漂木汇入干流后,引发下游公路桥涵堵塞并回水淹没村庄,放大了灾害风险。...
关键词:泥石流 桥涵 漂木 堵塞 风险 
云南镇雄“1·22”山体滑坡灾害调查
《山地学报》2024年第3期422-430,共9页陈宁生 吴铭洋 李安辉 田树峰 佘德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361144880);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3YFC3008301)。
2024年1月22日5时51分,云南省镇雄县凉水村发生滑坡灾害,导致凉水村合兴、和平两个村民小组共44人死亡。基于现场调查、无人机航测和遥感解译分析确定该地质灾害属中小规模滑坡,并探讨了其成因机理。结果表明:(1)镇雄滑坡是一次典型的...
关键词:镇雄“1·22”山体滑坡 后端汇水 低温 冻胀 
基于机器学习的伊犁河谷黄土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估被引量:1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4年第3期129-140,共12页李志 陈宁生 侯儒宁 吴铭洋 张瀛玉龙 杜鹏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902);柯西河跨境水土资源管理和水灾害防控(131C11KYSB202000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项目(U20A20110)。
伊犁河谷地处中-哈边境,南北疆结合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沿,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泥石流灾害多发。本研究采用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逻辑回归(LR)以及决策树(DT)四种机器学习模型,模型输入为遥感判别和野外考察确定的398条...
关键词:泥石流 伊犁河谷 黄土 易发性 随机森林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藏东南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及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8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2期328-344,共17页杜鹏 陈宁生 伍康林 李志 张瀛玉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236114488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008301);中国电建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DJ-HXGG-2022-02);中国科学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资助项目(131C11KYSB20200033);西藏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XZ202101ZD0013G)。
为了获取藏东南地区的滑坡易发性分区、深入探究研究区滑坡发育的主控因素。本文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对藏东南地区的滑坡易发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现场调查、遥感解译和文献查询等手段,共发现研究区滑坡306处,其次使用频率比模型(FR)对研...
关键词:藏东南地区 随机森林模型 滑坡易发性 断层密度 
易贡藏布冰川边缘地带暴雨泥石流与冰川融雪泥石流特征差异分析被引量:1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2期345-360,共16页张瀛玉龙 陈宁生 彭泰鑫 侯儒宁 李志 杜鹏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902);国家自然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20A20110);中国科学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资助(131C11KYSB20200033);西藏重大科技专项(XZ202101ZD0013G)。
本文为探究冰川边缘地带暴雨泥石流与冰川融雪泥石流的特征差异,以易贡藏布流域中下游的64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建立Matrix Laboratory数学模型等方法,得到了两者在形成发育条件上和下游段威胁范围...
关键词:易贡藏布 发育特征 暴雨泥石流 冰川融雪泥石流 
大规模沟谷型泥石流成因与减灾启示——以黑水县谷汝沟“7·14”泥石流为例被引量:1
《安全与环境工程》2024年第1期172-181,共10页黄洪 胡桂胜 陈宁生 倪化勇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902);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203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20A20110)。
沟谷型泥石流具有谷坡陡峻、相对高差大、沟道坡度大等特点,往往形成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2021年7月14日20时许,黑水县谷汝沟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00万元。为提高和完善泥石流灾害的预测预警手段与减灾水平,以沟谷...
关键词:沟谷型泥石流 形成机制 预测预警 流域地貌信息熵 灰色灾变预测模型 谷汝沟泥石流 
三工河小流域泥石流生态—岩土工程调控措施减缓土壤侵蚀的定量研究被引量: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1期117-129,共13页吴铭洋 陈宁生 杨溢 侯儒宁 李志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20A20110);中国科学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资助项目(131C11KYSB20200033)。
为探讨泥石流治理措施对小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以天池上游三工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地形图叠加、遥感解译和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等手段,实测计算了该流域1971~2003年、2008~2020年两期土壤侵蚀模数,定...
关键词: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 土壤侵蚀 植被覆盖度 定量评估 
青藏高原面地貌稳定态与高原隆升时间
《山地学报》2023年第4期459-468,共10页张信宝 刘维明 陈宁生 代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川藏铁路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专项(41941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1017)。
本文基于地貌垂直地带性理论,提出计算高原隆升时间的地貌演化模型,并利用GPS现代垂直位移速率资料,计算青藏高原高原隆升时间。海拔4000~5000 m的青藏高原高原面为冰缘地貌带,以上为冰川地貌带,以下为流水地貌带。青藏高原面的构造隆...
关键词:地貌垂直地带性 地貌演化模型 GPS隆升时间 青藏高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