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钦

作品数:8被引量:13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播种期种植密度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植物学报》《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农家参谋·种业大观》《中国种业》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黄淮南片冬麦区主导品种春化基因及冬春性分析被引量:28
《西北植物学报》2010年第3期495-504,共10页赵虹 胡卫国 詹克慧 王西成 马东钦 王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339;30671296)
以1950~2007年黄淮南片冬麦区的127个主导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第5同源群的春化基因分子标记对其进行了春化基因检测,并分析了小麦品种的春化基因与其冬春性的对应关系及黄淮南片冬麦区8次品种更换中春化基因与品种冬春性的演变规律。...
关键词:小麦 春化作用 分子标记 冬春性 
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33
《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1期91-94,共4页马东钦 王晓伟 朱有朋 许兰杰 马彩艳 孙文鑫 郭春燕 詹克慧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半冬性优质多抗广适超高产小麦新品种豫农202的中试与示范推广"(2008GB2D000183)
合理的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有助于挖掘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利用裂区试验研究了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较小,除对穗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小麦 豫农202 播种期 种植密度 产量 产量因素 
小麦新品种豫农202的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研究被引量:7
《中国种业》2009年第12期27-29,共3页王晓伟 马东钦 朱有朋 詹克慧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8GB2D000183)
合理的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有助于发挥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利用裂区试验研究了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的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较小,除对穗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外,其他均不显著。种植...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 豫农202 播种期 种植密度 
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09年第8期26-27,共2页詹克慧 王晓伟 马东钦 朱有朋 
利用裂区试验研究了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对豫农202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较小,除对亩穗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外,其它均不显著。种植密度则影响较大,除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外,...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 豫农202 播种期 种植密度 产量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种质资源中矮秆基因的分布被引量:10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118-125,共8页马东钦 王晓伟 许兰杰 朱有朋 詹克慧 王冬梅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006AA100102)
选用254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利用BFMR1,DFMR2和微卫星xgwm261标记检测了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的分布.结果表明,在254份材料中,含有Rht-B1b,Rht-D1b和Rht8基因的材料分别有84,171和178份,平均株高分别为80.7,78.5和80.7 cm...
关键词:小麦 矮秆基因 分子标记 
小麦K型不育系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分析被引量:1
《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第7期132-136,共5页许兰杰 马东钦 聂战胜 朱有朋 郭春燕 马彩艳 孙文鑫 詹克慧 
863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0102)。
对近等基因系进行遗传背景检测,有利于选育高质量的近等基因系材料。以17个小麦K型不育系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N1~N17)和轮回亲本不育系豫麦3号为材料,通过调查这些材料的株高、成穗数、旗叶长、旗叶宽、倒二叶长、脖长、倒一节长、...
关键词:小麦 K型不育系 恢复基因 近等基因系 农艺性状 遗传差异 
杂交棉兴杂2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第18期43-44,80,共3页许兰杰 聂战胜 马东钦 朱有朋 詹克慧 陈玉振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624050006)
兴杂2号是河南省尉氏县兴和农业研究所在1998年以WmR-32作母本,D71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高产、稳产、高抗、广适、优质的棉花新品种,200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过近两年来对兴杂2号的性状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探索出一套...
关键词:杂交棉 兴杂2号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被引量:55
《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第4期186-191,共6页王林海 王晓伟 詹克慧 马东钦 许兰杰 
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863)项目"优质高产多高抗专用小麦分子与细胞品种创制"(2006AA100102);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超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与示范"(0520010101)
小麦遗传资源是小麦育种的重要基础,对小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种质资源的搜集、管理和利用,也有利于进行核心种质的研究。为了解黄淮麦区种质资源在农艺性状上的遗传多样性,对130份品种(系)的24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
关键词:小麦 黄淮麦区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聚类分析 欧氏距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