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鑫

作品数:5被引量:6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种植密度农艺性状播种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河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追肥时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20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28-32,共5页孙文鑫 马彩艳 朱有朋 郭春燕 詹克慧 刘华威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8GB2D000183)
利用裂区试验研究了追肥时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追肥时期对豫农202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其产量构成因素影响较小,均不显著;种植密度则影响较大,除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外,对穗数和穗...
关键词:小麦品种 豫农202 追肥 种植密度 产量 产量因素 
小麦新品种豫农202种子田中杂株类型的鉴定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499-503,共5页朱有朋 郭春燕 马彩艳 孙文鑫 李志勇 詹克慧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8GB2D000183)
以小麦新品种豫农202种子田中的88个杂株为材料,对其后代的株高、成穗数、旗叶长、旗叶宽、倒二叶长、脖长、倒一节长、倒二节长、穗长、小穗数、主茎穗粒数等11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分析探讨杂株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 豫农202 杂株类型 农艺性状 
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33
《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1期91-94,共4页马东钦 王晓伟 朱有朋 许兰杰 马彩艳 孙文鑫 郭春燕 詹克慧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半冬性优质多抗广适超高产小麦新品种豫农202的中试与示范推广"(2008GB2D000183)
合理的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有助于挖掘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利用裂区试验研究了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较小,除对穗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小麦 豫农202 播种期 种植密度 产量 产量因素 
小麦骨干亲本豫麦2号的育种价值分析被引量:17
《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第19期50-54,共5页朱有朋 郭春燕 孙文鑫 马彩艳 袁水泉 詹克慧 
863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2006AA100102)
河南审定的183个小麦品种中有75个小麦品种含有豫麦2号的血缘,豫麦2号成为河南小麦育种利用率最高的骨干亲本。利用系谱资料对豫麦2号种质与其75个衍生品种的共祖先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5个小麦品种与豫麦2号的共祖先度范围为0.0500...
关键词:小麦 骨干亲本 豫麦2号 育种价值 共祖先度 
小麦K型不育系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分析被引量:1
《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第7期132-136,共5页许兰杰 马东钦 聂战胜 朱有朋 郭春燕 马彩艳 孙文鑫 詹克慧 
863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0102)。
对近等基因系进行遗传背景检测,有利于选育高质量的近等基因系材料。以17个小麦K型不育系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N1~N17)和轮回亲本不育系豫麦3号为材料,通过调查这些材料的株高、成穗数、旗叶长、旗叶宽、倒二叶长、脖长、倒一节长、...
关键词:小麦 K型不育系 恢复基因 近等基因系 农艺性状 遗传差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